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季羡林的《有为有不为》一文,完成下列各题。①“为”,就是“做”。应该做的事,必须去做,这就是“有为”。不应该做的事必不能做,这就是“有不为”。②在这里,关键

题目详情
阅读季羡林的《有为有不为》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为”,就是“做”。应该做的事,必须去做,这就是“有为”。不应该做的事必不能做,这就是“有不为”。
    ②在这里,关键是“应该”二字。什么叫“应该”呢?这有点像仁义的“义”字。韩愈给“义”字下的定义是“行而宜之之谓义”。“义”就是“宜”,而“宜”就是“合适”,也就是“应该”。我觉得,只要诉诸一般人都能够有的良知良能,就能分辨清是非善恶了,就能知道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了。
    ③中国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可见善恶是有大小之别的,应该不应该也是有大小之别的,并不是都在一个水平上。什么叫“大”,什么叫“小”呢?这里也用不着烦琐的论证,只需动一动脑筋,睁开眼睛看一看社会,也就够了。
    ④小恶、小善,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见。比如,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和病人让座,能让,算是小善;不能让,也只能算是小恶,够不上大逆不道。然而,从那些一看到有老人或病人上车,就立即装出闭目养神的样子的人身上,不也能由小见大看出了社会道德的水平吗?
      ⑤至于大善大恶,目前社会中也可以看到,但在历史上却看得更清楚,比如宋代的文天祥。他被元军俘虏,如果他想活下去,屈膝投敌就行了,不但能活,而且还能有大官可做,最多是在身后被列入“贰臣传”,“身后是非谁管得”,管那么多干吗呀?然而他却高唱《正气歌》,从容就义,留下英名万古传,至今还在激励着我们的爱国热情
    ⑥凡是对国家有利,对人民有利,对人类发展前途有利的事情就是大善,反之就是大恶。凡是对处理人际关系有利,对保持社会安定团结有利的事情可以称之为小善,反之就是小恶。大小之间有时难以区别,这只不过是一个大体的轮廓而已。
    ⑦大小善和大小恶有时候是有联系的。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拿眼前常常提到的贪污行为而论,往往是先贪污少量的财物,心里还有点打鼓。但是,一旦得逞,尝到甜头,又没被人发现,于是胆子越来越大,贪污的数量也越来越多,终至于一发而不可收拾,最后受到法律的制裁,悔之晚矣。也有个别的识时务者,迷途知返,就是所谓浪子回头者,然而难矣哉!
    ⑧我的希望很简单,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有为有不为。一旦“为”错了,就毅然回头。
(1)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观点?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如果正确,请在横线上直接写上“正确”,无需说明理由;如果错误,请先写上“错误“,然后说明作出这个判断的理由。 
第⑤段的划线句子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论证了文天祥拒绝高官厚禄,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判断:___理由:___
(3)仔细阅读选文,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你对第⑦段中“大小善和大小恶有时候是有联系的”一句话的理解。
【链接材料】
    刘志军,19岁从铁路养路工干起,逐级上位,官至铁道部部长、党组书记。官职越来越高,受贿的金额越来越大。经查,他在任期间滥用职权帮助邵力平、丁羽心等11人在职务晋升、承揽工程、获取铁路货物运输计划等方面提供帮助,先后非法收受上述人员给予的财物,共折合人民币6460多万元,仅丁羽心及其亲属违法所得数额竟达20多亿元。2013年7月,刘志军被判死缓,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对论点的提取.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首先读懂文章的内容,弄清作者针对什么问题而发表议论,然后再看作者对这个问题的观点是什么,本文的论点是结尾总结出来的“每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