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果说,此前几个世纪的圈地运动是由转为大租佃主的各庄园主在各个村子进行的,18世纪的圈地就带有集团性的有计划实施的性质。1688年政变后

题目详情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说,此前几个世纪的圈地运动是由转为大租佃主的各庄园主在各个村子进行的,18世纪的圈地就带有集团性的有计划实施的性质。1688 年政变后……代表新贵族利益的议会积极支持扩大本阶级的地产……通过立法形式采取的合法行动(进行圈地运动)。圈地从道德评判层面上讲,给小农带来深重灾难,使大批农民无家可归……
材料二  1601年英王室通过了一个新法案:《济贫法》。其主要内容是:各教区负责向居民和房地产所有者征收济贫税,以此为来源给无力谋生的贫民发放救济。通过各教会的教区组织失业者从事劳动,安排未成年的孤儿学工。
材料三  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年代
1600
1670
1750
1801
185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8.25
13.5
21.0
27.5
51.0
 
材料四 1802~1803 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济贫税年均为530 万英镑;1813 年,增长到860 万英镑;1817~1818 年, 达到前所未有的930万英镑;从1802 年到1833 年,济贫税增长了62 %。
材料五  1802年,英国政府颁布“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案”,1833年英国第一个有实效的工厂法问世,1834年通过了《济贫法》修正案,即“新济贫法”。 新“济贫法”首次强调了需要社会救助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国家和社会对公民实施社会救助是其应尽的义务……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圈地运动在18世纪之前和18世纪之后有什么不同(6分),根据材料二,结合材料一,指出1601《济贫法》出台的背景。(2分)
(2)材料三反映了英国近代什么社会现象(2分)?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这种现象发展的主要原因。(4分)
(3)材料四反映了什么问题?(1分)原因是什么?(4分)
(4)根据材料五指出英国政府解决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的特点。(1分)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的原因。(6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不同:18世纪之前,圈地运动主要是民间自发的行为;18世纪之后,圈地运动是政府行为;圈地运动成为合法(通过立法形式进行)。(6分)
背景: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无家可归,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2分)
(2)反映了近代英国城市化的现象(2分)。因圈地运动而失去土地的农民大批涌进城市;工业革命的兴起。(4分)
(3)反映的问题:济贫税不断增长。(1分) Ks5u
原因:工业革命和城市化所带来的贫困化加剧;政府用于贫民救济的财政支出数额增加。(4分)
(4)特点:通过立法的形式。(1分) Ks5u
原因:近代工人的斗争;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工业革命的使国家财富增加,有能力把社会救济作为一项政府义务;英国历史有通过立法实施社会救助的传统,如1601年的通过《济贫法》;各种进步社会思潮的影响,如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答对3点得6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但本小题得分不得超出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