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指出对该段分析理解不够确当的选项。不知愁的少女,最喜欢的总是写泪与愁的诗。有一次看到白居易新乐府中的诗句:“莫染红素丝,徒夸好颜色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指出对该段分析理解不够确当的选项。

  不知愁的少女,最喜欢的总是写泪与愁的诗。有一次看到白居易新乐府中的诗句:“莫染红素丝,徒夸好颜色。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莫近烘炉火,炎气徒相逼。我有两鬓霜,知君肖不得。①”大家都喜欢得颠来倒去地背。老师说:“白居易固然比喻得很巧妙,却不及杜甫有四句诗,既写实,却更深刻沉痛,境界尤高。那就是:“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②”

  注释:①“莫染红素丝”四句出自白居易的《啄木曲》。全诗咏叹外力并不能消除忧愁。②“莫自使眼枯”两句出自杜甫的组诗“三吏”之一的《新安吏》。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杜甫由洛阳回华州任所,耳闻目睹了平息安史之乱的官军邺城之役失败后,朝廷为补充兵力大肆抽丁拉夫,而使百姓生离死别的情景,写了“三吏”和“三别”。

(1)文中说白居易的诗句比喻得很巧妙,对此分析得不够确当的一项是

[  ]

A.诗人用“莫染红素丝,徒夸好颜色”和“莫近烘炉火,火气徒相逼”来比喻靠外力是无法消除忧愁的,非常生动形象。

B.诗人将借喻与类比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四个整句,两两成组;因类联及,情合于理。

C.以“双泪珠”、“两鬓霜”作忧愁的喻体,“忧愁”二字始终未现,既含蓄又具体形象。

D.诗人将比喻与比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珠”与“穿”前后相应。

(2)文中说杜甫的四句诗“既写实,却更深刻沉痛,境界尤高”。对此分析得不够确当的一项是

[  ]

A.抒写悲愤之作一般是把感情往外释放,可是杜甫的这四句诗似乎在“收”,技法不凡。

B.“莫”和“收”两句在前,“终无情”向又一笔煞住,好像要人把眼泪全部吞进肚里,这样更会产生“抽刀断水水更流”的艺术效果。

C.这四句从劝慰征夫的角度着笔,更显出诗人面对百姓罹难的惨苦情状而产生的茫然若失的沉痛心情。

D.诗人淋漓尽致地描写了目睹抽丁赴役,母子生离死别的凄苦情状。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A;D
看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指出对该...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  2020-06-09 …

《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  2020-06-22 …

下列句子中加粗字与“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中的“徒”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  2020-07-04 …

“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说明的”阅读题中有许多这样的题目,做这些题,有什么技巧?小学阅读题中例如:  2020-07-25 …

怎样写好一篇阅读赏析?怎样写好一篇中学读物中的文章阅读赏析?  2020-11-05 …

词语品析在中考阅读题中,“词语品析”是一种重要题型,无论是哪种文体的阅读题,都可能涉及这一考查内容。  2020-12-07 …

读“世界部分宗教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地区主要信奉的宗教是,居民多为种人、主要讲语言.  2020-12-23 …

选出对有关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A.“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  2020-12-24 …

9、在分析过程中,下列情况各造成何种(系统、偶然)误差.(1)称量过程中天平零点略有变动();(2)  2020-12-26 …

阅读《中国建筑的特征》探究解读。1.中国建筑体系中以木材为原料的框架结构的优越性是什么?2.结合文中  2021-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