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是“十一五”纲要的重点,也是今后政府工作

题目详情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是“十一五”纲要的重点,也是今后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a中阴影表示我国耕地的集中分布区,简述这些地区共同的优势自然条件。

(2)面对我国耕地不断减少的严峻趋势,针对图b中我国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分析回答为确保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亿亩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材料一  如果把北宋看作小麦经济和水稻经济的分水岭,我们会发现,水稻接掌中国农业后,中国统一王朝的更迭周期比过去延长了。从历史上的人口数据来看,北宋以前中国人口从未超过六千万,但是北宋以后人口急剧增加,到清朝末年达到了4亿。北宋以前的3 000余年间,中国的人口、经济集中在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社会经济繁荣,相对于北方游牧民族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因此游牧民族虽然屡次南侵,却始终不能深入到帝国的纵深地带。但北宋以后,由于经济重心转移到了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人口大量南迁,使中原地区变得空虚起来,给了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的机会。北宋与辽、南宋与金的恩怨就是这种状况的写照。随后,蒙古和满族也都先后成了中国的统治者。我们似乎很幸运,在我们的文明面临生存危机的时候,我们利用水稻这种植物成功地应付下来,使历史发展回到了原来的轨道上。我们始终守着最让人感觉踏实的农业,无论商业还是工业都显得没什么必要,甚至是不务正业。于是,机会在贫瘠的小麦田陇中到来,很快又从肥沃的水稻沟渠中流走了。

                             一一以上材料均摘自张博文《小麦与水稻的接力赛》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水稻经济代替小麦经济掌握农业后产生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中国国土资源部2007年4月12日公布了2006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报告。报告显示,截止2006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逼近18亿亩的红线。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节约集约用地,不仅关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关系国家长远利益和民族生存根基。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坚决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4)结合图b和材料二,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说明“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必要性。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共同的优势自然条件是:地形平坦;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条件较好;河流众多,灌溉便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2)禁止盲目扩大建筑用地规模、滥占耕地(或合理规划建设用...
看了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农...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某校以“乡村今昔”为题,举办了一期关于农村建设的图片展,以下是其中的三幅图片:请阅读如图后回答:(  2020-05-15 …

2004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  2020-05-16 …

“农村沼气建设”是一项民生工程,近年来,巢湖市大力发展农村沼气能源,现已建成8000多口沼气池.沼  2020-05-16 …

作为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青少年不仅要感受社会发展的脉搏,关注社会的今天和未来,更要  2020-05-17 …

为了让农村告别烟熏火燎烧柴草的年代,结合新农村建设,明光市启动了“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重点是大力发  2020-07-12 …

2003年7月8日,为期两天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闭幕。会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  2020-11-06 …

2014年10月,中央审议通过了有关农民股份合作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方案,标志着我国布局农  2020-11-06 …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部署,强调要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快发展农  2020-12-17 …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部署,强调要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快发展农  2020-12-17 …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经过近三个月的寻访和事迹展播,引发了强烈反响,引导更多的人关心和关  2020-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