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运用一定的建筑语汇赏析一座你最为喜欢的建筑.要求:1、适当运用建筑语言.2、评析出个人见解.3、字数不少于300字.截止时间:2008年10月10日.

题目详情
运用一定的建筑语汇赏析一座你最为喜欢的建筑.
要求:1、适当运用建筑语言.2、评析出个人见解.3、字数不少于300字.截止时间:2008年10月10日.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自公元12世纪到公元15世纪,城市已成为各个封建王国的政治、宗教、经济和文化中心,这一时期兴起了封建社会大发展的产物——哥特式艺术. “哥特”是指野蛮人,哥特艺术是野蛮艺术之义,是一个贬义词.在欧洲人眼里罗马式是正统艺术,继而兴起的新的建筑形式就被贬为“哥特”(野蛮)了. 第一个哥特式建筑是在法国国王的领地上诞生的.之后整个欧洲都受到“哥特化”的影响. 哥特式有人专指建筑,哥特式雕刻最初附属于建筑,公元13世纪后与建筑分离;哥特式绘画巅峰在公元14—15世纪. 哥特式教堂建筑在艺术造型上的特点:首先在体量和高度上创造了新纪录,从教堂中厅的高度看,德国的科隆大教堂中厅高达48米;从教堂的钟塔高度看德国的乌尔姆市教堂高达161米.其次是形体向上的动势十分强烈,轻灵的垂直线直贯全身.不论是墙和塔都是越往上分划越细,装饰越多,也越玲珑,而且顶上都有锋利的、直刺苍穹的小尖顶.不仅所有的顶是尖的,而且建筑局部和细节的上端也都是尖的,整个教堂处处充满向上的冲力.这种以高、直、尖和具有强烈向上动势为特征的造型风格是教会的弃绝尘寰的宗教思想的体现,也是城市显示 其强大向上蓬勃生机的精神反映. 如果说罗马式以其坚厚、敦实、不可动摇的形体来显示教会的权威,形式上带有复古继承传统的意味,那么哥特式则以蛮族的粗犷奔放、灵巧、上升的力量体现教会的神圣精神.它的直升的线条,奇突的空间推移,透过彩色玻璃窗的色彩斑斓的光线和各式各样轻巧玲珑的雕刻的装饰,综合地造成一个“非人间”的境界,给人以神秘感.有人说罗马建筑是地上的宫殿,哥特式建筑则是天堂里的神宫. 哥特式教堂结构变化,造成一种火焰式的冲力,把人们的意念带向“天国”,成功地体现了宗教观念,人们的视觉和情绪随着向上升华的尖塔,有一种接近上帝和天堂的感觉. 从审美的层面看,罗马式建筑较宽大雄浑,但显得闭关自守,而哥特式建筑表现出一种人的意念的冲动,它不再是纯粹的宗教建筑物,也不再是军事堡垒,而是城市的文化标志,标明在最黑暗的中世纪获得一点有限的自由,人们会发现一丝现实世界的阳光透进了黑暗的中世纪. 与哥特建筑一起应运而生的是优美的彩色玻璃窗画.这种画也成为不识字信徒们的圣经.圆形的玫瑰窗象征天堂,各式圣者登上了色彩绚丽的玻璃窗,酷似丰富多彩的舞台画面.当人们走近教堂不仅产生对天国的神幻感,也产生装饰美感.由于它是玻璃画能依光线的穿透而生艳,以其光色的奇妙而引人入胜. 哥特式雕塑是教堂建筑不可缺少的装饰,它的人物形象开始保持独立的空间地位,追求三度空间的立体造型,力求符合真实的形象,追求自然生动的塑造,使人体逐渐丰满起来,衣褶也随之有了结构的变化,使人感到衣服里面是实在的人体.雕像不再是人的外形的模拟,而是有血有肉的人了.哥特式建筑上多采用圆雕和接近圆雕的高浮雕. 哥特式艺术接近生活和写实,遍布欧洲,因此也称国际哥特式风格.晚期的哥特式艺术已明显孕育着文艺复兴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