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世说新语》两则甲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世说新语》两则【甲】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乙】    融兄弟七人。融年四岁时,每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
【注】①信:确实。②辄(zhé):总是。③法:道理,准则。④由是:因此。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___
A.与诸小儿游 曾经
B.诸儿竞取之
C.大人问其 故意
D.由是宗族 感到奇怪
(2)下列句子中的“之”解释错误的一项是___
A.诸儿竞走取 代“李子”
B.取信然 代“李树”
C.人问 代“王戎”
D.由是宗族奇 代“孔融”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②每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
(4)【甲】文中的王戎、【乙】文中的孔融分别具有什么性格品质?根据文意,分别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A句意:曾和众小孩儿一起玩.尝:曾经
B句意:众小孩儿相继跑着抢走李子.走:跑
C句意:大人问为什么.故:原因
D句意:他们一家人都感到奇怪.奇:感到奇怪
故选:C
(2)此题考查的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文虚词的意思,要结合句子意思来解释.
A句意:众小孩儿相继跑着抢走李子.之:代“李子”      
B句意:拿来一个真的是这样.之:代“李子”
C句意:别人问他.之:代王戎
D句意:因为这件事.他们一家人都感到奇怪.之:代王戎
故选:B
(3)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有:多子:许多果子
句意:李树就在路边却有许多果子,这果子必定是苦的.
②重点词有:辄:总是
句意:每次和他的兄弟一起吃梨,孔融总是拿最小的.
(4)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心的理解,要想抓住文章的中心,必须从故事入手,我们要先理清故事的大意,感知故事的情节,根据故事情节来分析.
答案:(1)C 
(2)B 
(3)①李树就在路边却有许多果子,这果子必定是苦的.
②每次和他的兄弟一起吃梨,孔融总是拿最小的.
(4)王戎:聪明(善于动脑、善于思考).孔融:懂得谦让(礼让)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齐宣王见颜斶,曰:“斶(qixuanwangjianyanchuyuechu)前!”斶亦曰  2020-05-16 …

翻译下面文言语段划线句子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  2020-06-13 …

翻译《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  2020-06-15 …

英语翻译彼后王者,天下之君也,舍后王而道上古,譬之是犹舍己之君而事人之君也.故曰:欲观千岁则数今曰  2020-06-18 …

齐王宣见颜斶阅读题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悦.左右曰:“王,人君也.斶  2020-06-23 …

英语翻译《汉书》曰:项藉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2020-07-02 …

英语翻译齐王好相.有称神相者求见曰:“臣鬼谷子之高第,而唐举之受业师也.”王大悦曰:“试视寡人何如  2020-07-06 …

帮助解决一道文言文阅读刘邦论得天下之道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我所以  2020-07-2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  2020-11-03 …

下面这文言文!神童王戎,道边识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戏,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2020-1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