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熏陶文言文和现代文的答案大众文艺出版社的书,求现代文试用七年级的和文言文适用初中文言文的答案.

题目详情
阅读熏陶文言文和现代文的答案大众文艺出版社的书,求现代文试用七年级的和文言文适用初中文言文的答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邴原泣学》阅读训练 邴原①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②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③有志,吾徒④相教,不求资也。”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⑤《论语》。——(明代)李贽《初潭集》 [注释]①邴(bǐng)原:字根矩,东汉北海朱虚(今山东临朐)人。汉代饱学之士,从学者数百,很受人敬仰。②恻:怜悯。③苟:如果。④徒:白白地。⑤《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着作。 [参考译文]邴原幼时丧父,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忍不住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小孩子为啥哭泣?”邴原回答说:“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老师怜悯地说:“你真想读书就来吧!”邴原又说:“我没有上学的学费。”老师道:“小孩子如果有学好知识的志向,我可以白白地教你,不收学费。”邴原于是进了学堂,学习异常努力。一个冬天,就能熟练地背诵《孝经》和《论语》。 [赏析]:本文用记叙的方式,把邴原幼小家贫,泣而求学;得到上学机会后,勤学苦读,仅用一个冬天,就能熟练背诵两本经书的事交代得清清楚楚,一个立志求学而且成绩显著的幼童形象活灵活现站立在我们的面前。 [拓展练习] 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①数岁时() ②过书舍而泣() ③师恻然曰() ④童子苟有志() 2.邴原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3.你怎样评价书塾中的老师? 4.本文在表现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1.①shù②shè③cè④gǒu 2.邴原从小丧父,家贫如洗,但他充分利用好不容易得来的学习机会,一个冬天(相当于现在的半个学期)就熟练背诵了两部经书。这种幼而想学、少小有志、刻苦勤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更值得饮甘厌肥、沉湎玩乐的学生一思。 3.这是一个持“有教无类”观念的好老师。他发现邴原无学而泣,躬身垂问,表现了他的“关心贫幼”;在得知邴原的身世后,他甘愿舍弃应有的收入,对邴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表现了他“帮助有志者成材”的可贵品质。 4.作者采用顺叙的记叙方式,概述了邴原的身世和短时间内取得的成绩。中间利用让人动容的对话描写,记叙了邴原泣学的经过。全文不枝不蔓,言简意赅。 造酒忘米2007-05-1316:17造酒忘米 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两曲①,加二斗水,相掺和,酿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掺和,七日而尝之,犹水也,乃往诮②酒家,谓不传与真法。酒家曰:“尔第③不循我法耳。”其人曰:“我循尔法,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曰:“可有米乎?”其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记下米。” 噫!并④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世人学者,忘本求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 注释:①曲:酒母,酿酒所用的发酵剂。②诮(qiào):责备 ③第:只是④并:连 1.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犹水也(尚且)B、乃往诮酒家(去、到) C、循我法耳(遵循、按照)D、及于不得酒(到、等到) 2.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B、是我忘记下来 何异于是何异于是 C、其人善忘D、七日而尝之 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吾尝求古仁人之心 3.把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4分) 4.本文中隐念的一个成语是:(2分) 1.A2.C 3.世上求学的人,忘记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次要的东西,因而学习不能成功,和这又有什么区别呢? 4.舍本逐末 张楚金解字2007-05-1319:24张楚金解字 正文:唐垂拱年,;罗织事起。湖州佐史江琛,取刺史裴光判书,割取其字,凑合成文,以为与徐敬业反书,告之。则天差御史往推。光供称云:“书是光书,语非光语。”前后三使,皆不能决。或荐张楚金能推事,乃令再劾,又不移前唉。楚金忧闷,僵卧窗边,日光穿透,因取反书向日看之,乃见书字补葺而成,平看则不觉,向日则皆见。遂集州县官吏,索水一盆,令琛以书投于水中,字字解散。琛叩头服罪。敕决一百,然后斩之。 此非智算所及,偶然见之耳。荀卿有言:“今夫亡针者,终日求之而不得,其得之非目益明也,眸而见之也。”心之于虑亦然,要在至诚求之不已也。楚金之求狱情,何以异于此哉?是亦尽心之效也。 问题:裴光、江琛、张楚金三者是什么关系?裴光与徐敬业是什么关系? 设想:裴光承认笔迹是他的,却不承认反书是他写的。如何解开这个谜呢?你有办法吗? 评述:此案断结,虽系偶然,但张楚金所为有无称道之处呢? 词句:补出下列句子的主语 1,以为与徐敬业的反书2,告之3,又不移前供称 答案: 答案:裴光是被告、江琛是原告、张楚金是办案人。裴光与徐敬业毫无关系,所谓反书是罗织的罪名。 1,江琛2,江琛3,裴光的交代唉 译文:唐朝垂拱年间,罗织之事兴起。湖州的佐史江琛,窃取了刺史裴光写的判书,把字挖割下来,拼凑成文,伪造成一封写给徐敬业的谋反信。武则天派御史前去审查,裴光供称:“字是我的字,话却不是我的话。”前后共去了三个御史,都不能断决。有人推荐张楚金善于辨案,武则天便命他再去核查。裴光仍不改变先前的供辞。张楚金忧愁烦闷,仰卧在窗边,见日光穿过窗户,透射进来,便拿了谋反信对着日光看,结果发现信上的字都是修补粘贴而成,平看看不出来,对着日光看就都看清了。于是把州县的官吏召集在一起,要来一盆水,命令江琛把谋反信扔到水中,结果字字解散,江琛叩头认罪。武则天命令将江琛先决杖一百,然后斩首。 这不是靠机智地推测案情所能解决的,只是偶然发现罢了。荀卿说过:“如今有人丢了针,找了一天也未找到,后来找到了,并不是因为眼睛变得更加明亮了,而是偶然低下眼睛看到了它。心对于所思虑的事情也是如此,关键在有一片诚心,求之不已。张楚金的研究案情,与此有什么不同呢?这也是他尽心于事的结果呀。
看了阅读熏陶文言文和现代文的答案大...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完成文后的题。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2020-05-12 …

阅读陶渊明传全文,请结合文章内容慨括出陶渊明的性格特点  2020-06-09 …

阅读陶渊明的《挽歌》完成诗后各题。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  2020-06-09 …

在线求指导:阅读陶渊明的《饮酒》阅读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做1、2题.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020-06-09 …

阅读陶渊明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下列各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  2020-06-15 …

阅读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完成①—③题。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  2020-06-16 …

求老师解答:阅读陶渊明《饮酒(其阅读陶渊明《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  2020-06-28 …

阅读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诗序,完成下题。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  2020-11-02 …

课外文言文阅读陶侃尝出游陶侃①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  2020-11-11 …

按要求写出下列名篇名按要求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开荒南野际,.(陶渊明《归园田居》)必  2020-1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