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华老师,你在哪儿文/王蒙我小学二年级的老师叫华霞菱,女,刚从北平(今北京)师范学校毕业,二十岁左右,个子比较高,脸挺大,还长了些麻子,校长介绍说,她是“北师

题目详情

华老师,你在哪儿

文/王蒙

  我小学二年级的老师叫华霞菱,女,刚从北平(今北京)师范学校毕业,二十岁左右,个子比较高,脸挺大,还长了些麻子,校长介绍说,她是“北师”的高材生,将担任我们班的级任老师(犹今之班主任)。

  华老师对学生非常严格,经常对一些“坏学生”训诫体罚(站壁角、不准回家吃饭)。我们都认为这个老师很厉害,怕她。但她教课、改作业实在是认真极了。

  小学二年级,平生第一次造句,第一题是“因为”。我造了一个大长句,其中有些字不会写,是用注音符号拼的。那句子是:

  “下学以后,看到妹妹正在浇花呢,我很高兴,因为她从小就勤劳,她不懒惰。”

  华老师在全班念了我这个句子,从此,我受到了华老师的“激赏”。

  但是,有一次我出了个“难题”,实在有负华老师的希望。华老师规定,写字课必须携带毛笔、墨盒和红模字纸,但经常有同学忘带而使写字课无法进行。华老师火了,宣布说再有人不带上述文具来上写字课,便到教室外面站壁角去。

  偏偏刚宣布完我就犯了规,等想起这一节是写字课时,课前预备铃已经打了,回家取已经不可能。

  我心乱跳,面如土色。华老师来到讲台上,先问:“都带了笔墨纸了吗?”

  我和一个瘦小贫苦的女生低着头站了起来。

  华老师皱着眉看着我们,她问:“你们说怎么办?”

  我流出了眼泪。最可怕的是我姐姐也在这个学校,如果我在教室外面站了壁角,这种“奇耻大辱”就会被她报告给父母……天啊,我完了。

  全班都沉默着,大家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那个瘦小的女同学说话了:“我出去站着去吧,王蒙就甭去了,他是好学生,从来没犯过规。”

  听了这个话我真是绝处逢生,我喊道:“同意!”

  华老师看了我一眼,摇摇头,叹了口气,厉声说了句:“坐下!”

  事后她把我找到她的宿舍,问道:“当×××(那个女生的名字)说她出去罚站而你不用去的时候,你说什么来着?”我脸一下子就红了,我无地自容。

  这是我平生受到的第一次最深刻的品德教育。我现在写到这儿的时候,心里仍怦怦然:不受教育,一个人会成为什么样呢?

  又有一次修身课考试,其中一道答题需有一个“育”字,我头一天晚上还练习了好几次这个“育”字,临考时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觉得实在冤枉,便悄悄打开书桌,悄悄翻开了书,找到了这个字,还自以为无人知晓呢。

  发试卷时,华老师说:“这次考试,本来有一个同学考得很好,但因为一些原因,他的成绩不能算数。”

  我一下子又两眼漆黑了。

  又是一次促膝谈心,个别谈话。我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华老师扣了我十分,但还是照顾了我的面子,没有在班上公布我考试作弊的不良行为。

那时候的小学,每逢升级,级任老师就要换的,因此,1942年以后,华老师就不再教我们了。此后也有许多好老师,但没有一个像华老师那样细致地教育过我。

(选自《语文世界》)

1.说说华老师为什么会给作者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本文所举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下列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并体会其作用。

(1)华老师看了我一眼,摇摇头,叹了口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脸一下子就红了,我无地自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华老师的教育方式与莎利文老师的教育方式有什么不同之处?请你联系这两篇文章的具体内容谈谈你的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因为华老师的谆谆教诲对作者以后的成长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虽然所举的事例很普通,但在普通的事例中蕴含着人生的启迪。

  2.老师体罚学生,但改作业特别认真;造句的故事;“我”没有带文具,差点被罚站;考试作弊。

  3.(1)人物的动作描写。老师的“摇头”与“叹气”这一细节描写,形象地刻画出老师对“我”的失望之情。

  (2)人物的神态描写。“我”“脸红”是因为自己逃避责任,让别人替自己受过,形象地刻画出“我”当时内疚的心理。

  4.华老师对学生很严厉,会惩罚不认真做作业或者不听话的学生,但在严厉的外表下华老师也有温情的一面,比如在别人为“我”代为受罚的时候,老师就通过谈心的方式使“我”认识到自己的不对。莎利文老师的教育方式是循循善诱的,是体会式的教育,常常带领海伦·凯勒去亲身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