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要一份苏轼的临江仙练习及答案,分值在十分.简单一点就行,题型随便

题目详情
要一份苏轼的临江仙练习及答案,分值在十分.简单一点就行,题型随便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词人是怎样把写景,叙事,抒情,议论四者结合起来的.
(2)苏东坡用词极为准确传神,请举例说明.此词以夜饮醉归这件生活小事为由,即兴抒怀,展现了作者谪居黄州时期旷达而又伤感的心境.
上片叙写于东坡豪饮后醉归临皋之景.前两句点明了词人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可见是一醉方休的畅饮了.“仿佛”二字,刻画出词人醉眼朦胧之态,真切传神.“家童”三句,是回到寓所门前驻足叩门的情事.词人虽连连敲门,然小童因等不及主人夜深归来,酣睡已久,鼾声如雷,于叩门声全然不觉.于是,词人索性不再敲门,当此万籁俱寂的深夜,转而拄杖临江,细听涛声.苏轼一向认为“高人无心无不可,得坎且止乘流浮”(《和蔡准郎中见邀游西湖三首》其二).既然“执”(敲门)而不可得,随即便应转为“破”(倚杖听江声).这一生活细节,是词人独特个性和旷达人生态度的又一次显现.
下片即是词人“倚杖听江声”时的哲思.“长恨”二句,化用“汝身非汝有也,……是天地之委形也”(《庄子·知北游》)及“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庄子·庚桑楚》)之意,是词人当下对人生的思索和感叹.想平生颠沛飘泊,身不有己之时居多,何时才能不为外物所羁绊,任性逍遥呢?“夜阑”一句,亦景亦情,既是写深夜无风而平静的江面,也是词人此际宁静超然心境的象征,并从而引发出尾二句的渴望和遐想.“小舟”二句,写词人面对平静的江面,幻想着能如范蠡一样,驾一叶扁舟,远离尘世喧嚣,在江湖深处安闲地度过自己的馀生.此即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之意,体现了作者当时渴望得到精神自由和灵魂解脱的心境.
全词的特点是叙事、议论、写景、抒情相结合,语言舒展自如,简练生动,表现了词人独特的语言风格.在情感上,飘逸旷达与悲凉伤感交织一处,是词人谪居黄州时期复杂心境的很好展示.在苏轼现存的362首词作中,“归”字竟出现105次,这是深可玩味的.李泽厚先生说:“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美的历程》).由于其结尾所表达的弃官归隐之念,以至于“翌日喧传子瞻夜作此词,挂冠服江边,拿舟长啸去矣.郡守徐君猷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谒.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兴也”(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二).“本来,又何必那样呢?因为根本逃不掉这个人世大罗网”(《美的历程》).无论是人间天上,抑或是廊庙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实际只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喻.
看了要一份苏轼的临江仙练习及答案,...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八十七神仙卷》这幅国画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故事或者情景?神仙们要去干什么?都有哪些神仙呢?  2020-04-11 …

以辛弃疾,李清照,柳永,苏轼四人写议论文的论点要求1.要根据必修二的诗词; 2.写一个中心论点;  2020-05-17 …

孙悟空和克林分别从龟仙屋,西都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孙悟空从龟仙屋飞到西都要花12分钟,克林从西都飞到  2020-06-16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25分)斯文金冬心汪曾祺召应博学鸿词杭郡金农字寿门别号冬心先生、稽留山  2020-06-2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金冬心汪曾祺召应博学鸿词杭郡金农字寿门别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  2020-06-2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金冬心汪曾祺召应博学鸿词杭郡金农字寿门别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  2020-07-15 …

种水仙花要插竹签的吗?捡到几个水仙,发现有很多竹签插在上面,犹如人万箭穿心,难道这是为了养水仙?还是  2020-11-13 …

生活总是不尽人意?少些嫉妒,少些脾气,心胸宽点,理想大点...人没有十全十美,人更不是神仙,只要满足  2020-12-06 …

7.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25分)斯文金冬心汪曾祺召应博学鸿词杭郡金农字寿门别号冬心先生、稽留  2020-12-14 …

材料一: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是我国第一个以区域现代化建设为主题的国家战略规划。为此,江苏省委、省政府  2020-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