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
小题1:这首诗的第三联运用了哪几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6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①以静衬动,“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以峡岸的静衬托江水的汹涌,表现了对友人行程艰难的忧虑。②寓情于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描写江边寒风中树影稀疏的凄凉之景,将因友人离去而孤寂伤感之情寄寓其中。③虚实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句虚写,是想像友人过黄牛峡时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是实写,写诗人在江边送别韩十四的情景。一虚一实,抒发了作者与友人离别之时的伤感。④听觉与视觉相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作者从听觉角度描绘一路辗转旅途艰险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从视觉角度当时的离别之景。(答出两点得4分,答出三点得5分)
小题1:

(1)①五、六两句,描写分手时诗人的遐想和怅惘。诗人伫立白马江头,目送着韩十四登船解缆,扬帆远去,逐渐消失在水光山影之间了,他还在凝想入神。韩十四走的主要是长江水路,宜昌西面的黄牛峡是必经之乘地。这时诗人的耳际似乎响起了峡下黄牛滩的流水声。一个“静”字,越发突出了滩声汩汩,如在读者目前。这是(以静衬动)的手法;②诗人把离思从幻觉中拉回来,才发现他依然站在二人分袂之地,(是虚写),江上的暮霭渐浓,一阵阵寒风吹来,砭人肌骨。稀疏的树影在水边掩映摇晃,秋意更深了(实写);③寓情于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描写江边寒风吹骨、树影稀疏的凄凉之景,表达诗人因友人离去的孤寂伤感之情。④“黄牛峡静滩声转”是听觉,“白马江寒树影稀”是视觉。
(2)①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诗人深感人间万事都已颠倒,到处是动乱、破坏和灾难,不由发出了声声叹息。“万事非”三字,包容着巨大的世上沧桑,概括了辛酸的人间悲剧,表现出诗人深厚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②三、四两句,送友人探亲,不由勾起诗人对骨肉同胞的怀念。在动乱中,诗人与弟妹长期离散,生死未卜,有家等于无家,表现了诗人的孤寂之情。③五、六两句,描写分手时诗人的遐想和怅惘,表现惜别之情。④尾联出句写分手不宜过多伤感,应各自努力,珍重前程,表现了对友人的勉励,对句意为,虽说如此,只怕不能实现同返故乡的愿望。韩十四与杜甫可能是同乡,诗人盼望有一天能和他在故乡重逢。但是,世事茫茫难卜,这年头谁也说不准。“犹恐”二字,隐隐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担忧。
看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哪篇文章?要原文要翻译里面好像还有物皆然心为甚.王请渡之这句!  2020-05-13 …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在这里表达的意思是()A.把爱心先给自己家的老  2020-06-17 …

文言文翻译环翠续构文钞序张士珩1912.8见善也修然必以自存见不善也愀然必以自省善在身也介然必以自  2020-06-23 …

求译文姚鼐《与伯昂从侄孙一首》至其神妙之境又须于无意中忽然遇之非可力探然非功力之深终身必不遇此境也  2020-06-25 …

拓展延伸探究两颗钉子佚名每晚8时左右,有一位衣衫褴褛然而神情坦然的老头,总会准时来到大院捡破烂,然  2020-07-03 …

《自然之道》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作者为什么用探不用钻  2020-11-10 …

阅读材料,完成l9—21题。(10分)小题1: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2020-11-10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报之以李.退()三()扑()迷()望()止()()风劲吹()风松爽(  2020-11-14 …

阅读材料:材料一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但都没有完成  2020-12-05 …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里表达的意思是()A.我年老后也像别人一样老,我年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