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地球表面的70%左右都是海洋,海洋越来越受到全人类的观注,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调节大气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相对稳定的主要任务,同时也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题目详情
地球表面的70%左右都是海洋,海洋越来越受到全人类的观注,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调节大气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相对稳定的主要任务,同时也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有关人员调查海洋某些方面得到数据图:
作业帮
(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___点,请阐述你的理由___.用___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其结果调查的种群密度数据偏高于实际密度,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
(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结构.一艘废弃的轮船停泊于海边,不久船体外面就有绿藻、细菌、藤壶、牡蛎等生物附着形成一个群落,这个变化过程被称为___.
(3)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其中的A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A和B在海洋生态系统的___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4)请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出图乙中是食物链或食物网___,其中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
(5)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因为海洋的___高,恢复力稳定性就低.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由于b点种群增长速率最大(b点增长最快),因此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应使种群的增长速率维持在最大,故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b点.大黄鱼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因此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应该采用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总数:第二次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则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总数÷第二次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第二次捕获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减小,故种群密度的估计值会偏高.
(2)海洋鱼类由于食物不同,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牡蛎等,该过程称为群落的演替.
(3)生产者能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分解者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因此A和B在海洋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物质循环)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4)图乙中,A是生产者、B为分解者、CD是消费者,因此食物链为A→D→C;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
1.5×106
2.7×106
×100%=18%.
(5)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因为海洋的抵抗力稳定性高,恢复力稳定性就低.
故答案为:
(1)b      b点种群增长速率最大(b点增长最快)      标志重捕法        被标记的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因标记使其个体的存活率降低等合理即可等)
(2)垂直    (群落的)演替
(3)碳循环(物质循环)
(4)A→D→C  18%
(5)抵抗力稳定性
看了地球表面的70%左右都是海洋,...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植物离体培养培养基中通常使用最多的碳源是,一般浓度为,和也是已知用来维持某些组织良好生长的碳源.此  2020-05-13 …

下列各组物质组合中,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A.碳和二氧化碳B.碳和一氧化碳C.水和过氧化氢D..  2020-05-13 …

请问马氏体是一种什么样组织?低碳钢淬火后组织一定是位错M么?M是硬而脆的组织么?钢中的M是一种含碳  2020-05-14 …

现有两种铁碳合金,其中一种合金的显微组织中珠光体量占75%,铁素体量占25%,另一种合金的显微组织  2020-06-16 …

在人体细胞的组成成分中,有许多物质含有碳元素,如糖.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人体内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来自  2020-06-22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铁是含杂质很多的铁合金B.钢的含碳量越高,硬度越大,韧性越差C.白口铁简  2020-11-02 …

根据镁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推测,钠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且固体产物可能为碳酸钠、氧化钠、碳中的两种或三种  2020-11-02 …

为什么铁的含碳量越高越容易生锈?铸铁的含碳量在2%-4%容易生锈和含碳量有什么关系?  2020-11-20 …

铁碳合金室温平衡组织都是由F和P两相组成的,含碳量越高其硬度越高.  2020-12-03 …

下列关于钢的说法错误的是()A.钢较硬,具有良好的延展性B.含碳量越高,钢的韧性越好,硬度越小C.可  2020-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