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徐志摩(1886——1931),先后留学美英。1921年开始写诗。他的诗和散文以及艺术观,受英国浪漫主义影响较深,注重意境的创造与音律的和谐。《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最重要的代表作

题目详情

徐志摩(1886——1931),先后留学美英。1921年开始写诗。他的诗和散文以及艺术观,受英国浪漫主义影响较深,注重意境的创造与音律的和谐。《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最重要的代表作。认真阅读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二)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三)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四)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五)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六)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七)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1)这首诗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以下是对诗的每一小节所表达的感情的概括,其中有两项不合适,请指出来

[  ][  ]

A.第一节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

B.第二节写岸边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C.第三节写康河的水草之美,表达了作者对康河水草的喜爱之情。

D.第四节写榆树下的清潭。作者通过想像,运用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潭的美,尤其是相传拜伦曾到这里游玩,因此作者产生了一种崇敬之情。

E.第五节写诗人撑着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的“彩虹似的梦”。表达了诗人流连忘返的快乐心情达到了忘我的境地。

F.第六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想到今晚要离别康桥,情绪低落下来。在沉默中体味到别离的惆怅之情。

G.跟开头呼应。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心爱的康桥的留恋的情意,但融入更多的是不得不离去的哀愁之情。

(2)以下是对《再别康桥》一诗的赏析,说法不妥当的两项是

[  ]

A.这首诗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字数基本上是六七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

B.每节押韵,逐节换韵,有一种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

C.“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不仅增添了语言的美感,尤其增强了语句的力度。

D.诗的第一节旋律上带有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

E.诗的第二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演奏欢乐的曲子,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F.诗的尾节与首节相似,遥相呼应。但也多少有点重复的感觉。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CD;CF

(1)C(诗人甘心做康河的水草,表达的是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恋情)  D(诗人想像那五彩斑斓的景色充满了醇厚的诗意,因此诗人融入景中的是一种无限的留恋之情)  (2)C(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  F(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看了徐志摩(1886——1931)...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在国际社会中,任何国家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各国在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国  2020-05-25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是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  2020-07-10 …

商标是刻在或印在商品表面或包装上的一种标志记号,它使该商品同其他商品有所区别,因此,某种商品的商标  2020-07-15 …

这段文字中共有多少字岳飞,南宋军事家,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抗金名将、战略家、军事家.岳飞作为中国历史上  2020-07-28 …

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表明()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B、国王受法律制约,只  2020-08-01 …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此后,进入轰轰烈烈的  2020-11-11 …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1983年,我国旅游局确定以“”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用这  2020-12-06 …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1983年,我国旅游局确定以“”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用这个中外驰名的古代艺  2020-12-06 …

如图是不同国际组织的标志.2008年5月,缅甸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损失惨重.在缅甸抗灾重建过程中发  2020-12-17 …

2008年新年伊始,我国出现了罕见的雨雪冰冻天气。在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的过程中,已有10名同志不幸因公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