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风筝鲁迅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

题目详情
风  筝
鲁迅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旧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几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一九二五年一月二十四日。
【注释】:①那里:现在写作“哪里”。②他:现在写作“它”。③发见:现在写作“发现”。胡蝶:现在写作“蝴蝶”。⑤偶而:现在写作“偶尔”。⑥胡涂:现在写作“糊涂”。
(1)请简要概括选文内容。
(2)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我”为什么感到“惊异和悲哀”?
(3)根据要求理解下面语句。
①请找出“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一句中表示动作的词语,并结合文段品味其中的妙处。
②“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请联系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对这个句子进行理解。
(4)对待早年过错,“我”的心情如此沉重。读了选文,你从中学到了“我”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时,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词语、句子进行概括.
文章主要讲了小的时候“我”毁掉了小兄弟喜爱的风筝,人到中年时,“我”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想要补过,但道歉的时候才发现小兄弟早已不记得,无怨的恕是无法弥补的.表达了“我”对当年自己行为的反思和自责.
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到答案.
(2)本题考查对文章关键句子的理解能力.解答时,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而在北京,地上还有积雪时就可以看到有人在放风筝,这两个全然不同的放风筝的季节让“我”感到很诧异;小时候小兄弟很喜欢放风筝,但“我”却毁掉了他的风筝,等“我”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的时候却发现已经无法补过,心里感到悲哀.
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到答案.
(3)本题考查对文章关键句子的理解能力.解答时,注意结合文章内容,联系上下文,按照题干要求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句中动词为:伸、抓、掷、踏.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当时“我”看到小兄弟背着“我”做风筝的愤怒和自己采取的一系列粗暴行为.通过动作的粗暴,使读者体会到这件事给小兄弟心灵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②内容上,儿时这段不愉快的回忆,在现实中却无法补过,这是一种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表现了“我”对现实的不满,想要逃避,去找寻美好的事情.表现了“我”悲伤、无奈的心情.结构上,与文章开头“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照应,首尾呼应.
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4)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时,根据文章内容,结合具体事例,抓住表现人物心理的句子,分析作答即可.
文中,对于当年对小兄弟心灵上造成的“虐待”,“我”感到后悔和自责,希望可以得到小兄弟的谅解,并采取了行动,说明“我”是一个有自省精神,并能正视自己错误、知错就改的人.
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1)回忆了小兄弟喜爱风筝而“我”毁坏了他的风筝,以及后来“我”无法补过的事情(或“我”的自责和反思).
(2)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温和的春二月,而北京却在肃杀的严冬放起风筝来了,所以惊异;想起小时候对小兄弟“精神虐杀”的事情,想到自己对此无法放下,所以悲哀.
(3)①表示动作的词语是:伸、抓、掷、踏;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的愤怒和粗暴;反映了“我”对小兄弟伤害之深,的确是“精神的虐杀”.
②从内容上看,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残酷现实的不满,反映了“我”无奈、沉重、悲哀的心情.从结构上看,由回忆转入现实,首尾呼应.
(4)自省精神(或者自我反思、自我批评、勇于正视自己缺点、知错就改).
看了风筝鲁迅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选择正确的译文。(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A.明朝有一个奇异的人叫王叔远。B.明朝有一个手艺奇妙  2020-04-06 …

“l519年9月20日晨,在西班牙桑卢卡尔港,隆隆的炮声送走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奇异的远航.”这次“最  2020-04-07 …

下图为北半球30—40度纬线之间海陆分布简图.图大概是圆圈1是地中海2是亚洲大陆3是太平洋4是北美  2020-04-09 …

远远望去,那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衣服,给寂寞而单调的沙漠平添了几分韵味.缩句远远望去,那  2020-04-26 …

冬季,当西沙群岛天气炎热、树木葱郁时,黑龙江沿岸却冰天雪地、银装素裹,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A.  2020-05-12 …

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及人类活动等.回答21~23题.乌鲁木齐  2020-05-13 …

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小麦播种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降水 B 冬季气候 请问A为什么不对呢,B中冬  2020-05-17 …

我国南北自然环境差异!我主要要的是 中国南北方不同的自然景观!如南方西湖 北方长白山!这些文化的差  2020-05-17 …

形容南北差异的词语很多,下列一组词语都是用来形容南、北方自然和人文差异的.南矮北高南瘦北胖南米北面  2020-06-08 …

对照词语,看谁找得又准又快.形容南北差异的词语很多,下列一组词语都是用来形容南北方自然和人文差异的  2020-0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