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1950年到1959年,我八岁到十七岁。家里平时就我和母亲两人。回忆那十年的生活,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都是非同寻常的。物质上,母亲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

题目详情
       1950年到1959年,我八岁到十七岁。家里平时就我和母亲两人。回忆那十年的生活,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都是非同寻常的。
       物质上,母亲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有得穿就行了;用的,如家具,也十分粗陋。但在吃上,那可就非同小可了,母亲做得一手极地道德四川菜,且不说她能独立做出一桌宴席,令父亲的那些见过大世面的朋友交口称赞,就是她平日不停歇地轮番制作的四川腊肠、腊肉等,也足以叫邻居们啧啧称奇。有人就对我发出警告:“你将来离开了家,看你怎么吃得惯啊!但是母亲几乎不给我买糖果之类的零食,偶尔看见我吃果丹皮、关东糖之类的零食,她总是数落我一顿。母亲坚信,一个人只要吃好三顿正经饭,便可健康长寿,并且那话里话外,似乎还传递着这样的信念:人只有吃“正经饭”才行得正,吃零食意味着道德开始滑落——当然很多年以后,我才能将所意会到的,整理为这样的文句。
       母亲在饮食上如此令邻居们吃惊,被一致认为对我的“娇惯”和“溺爱”。但跟着还有令邻居们吃惊的事。那就是我家是大院中有名的邮件大户。如果那几十种报刊都是我父亲订的,当然也不稀奇,但我父亲其实只订了一份《人民日报》,其余的竟都是为我订的。就有邻居大妈不解地问我母亲:“你怎么那么舍得为儿子花钱啊!你看你,自己穿得那么破旧,家里连套沙发椅也不置!”母亲回答得很坦然:“他喜欢啊!这个爱好!尽着他吧!”
       1959年,我被北京师范专科学校录取,勉勉强强地去报到了。我感到“不幸中的万幸”是,这所学校就在市内,因此我觉得还可以大体上保持和上高中差不多的生活方式——晚上回家吃饭和睡觉。我满以为,母亲会纵容我“依然如故”地那样生活。但是她却给我准备了铺盖卷和箱子,显示出她丝毫没有犹豫过。母亲不仅把我“推”到了学校,而且,也不再为我负担那些报刊的订费,我只能充分地利用学校的阅览室和图书馆。
       1960年春天,有一个星期六我回到家中,一进门就发现情况异常,在准备搬家似的……果不其然,父亲奉命调到张家口一所军事院校去任教,母亲也随他去。我呢?父亲和母亲都丝毫没有犹豫地认为,我应当留在北京。问题在于:北京的这个家,要不要给留下?如果说几间屋都留下太多,那么,为什么不至少为我留下一间呢?但父亲却把房全退了,母亲呢,思想感情和父亲完全一致,就是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应当开始完全独立的生活。父亲迁离北京的那周的星期六下午,我忽然意识到我在北京除了集体宿舍那张上铺位,再没有可以称为家的地方了!我爬上去,躺到那铺位上,呆呆地望着天花板上的一块污渍,没有流泪,却有一种透彻肺腑的痛苦,难以言说,也无人可诉。
       1966年春天,我在北京一所中学任教。就在那个春天,我棉被的被套糟朽不堪了,那是母亲将我放飞时,亲手给我缝制的被子。它在为我忠实地服务了几年后,终于到了必须更换的极限。于是我给在张家口的母亲写信要一床被套,这对于我来说是自然到极点的事。母亲很快寄来了一床新被套,但同时我也就接到了母亲的信,她那信上有几句话我觉得极为刺心:“被套也还问我要,好吧,这一回学雷锋,做好事,给你寄上一床……”睡在换上母亲所寄来的新被套里,我有一种悲凉感:母亲给儿子寄被套,怎么就成了“学雷锋,做好事”,仿佛是“义务劳动”呢?现在我才醒悟,母亲那是很认真很严肃的话,就是告诉我,既已将我放飞,像换被套这类的事,就应自己设法解决。她是在提醒我,“自己的事要尽量自己独立解决”。
       母亲将我放飞以后,我离她那双给过我无数次爱抚的手,是越来越远了,但她所给予我的种种人生启示,竟然直到今天,仍然能从细小处,挖掘出珍贵的宝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刘心武《远去了,母亲放飞的手》)
1.阅读第二、三自然段,说说母亲在日常生活中的“育子”之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三次“放飞”的内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两次出现“丝毫没有犹豫”,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想法?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找出作者受到母亲人生启示的两句话。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①说说你读完本文后得到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文善于截取最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你对这一点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母亲极不重视穿着和家具摆设,却重视孩子的饮食。反对孩子吃零食,却十分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并不惜“巨额投资”。(意对即可)
2.①儿子考上学校,本可以在家住宿,却非把儿子“推”到学校去住宿。
     ②举家外迁,却不给儿子留下一间作为“家”的房子。
     ③把替儿子做被套当作“义务劳动”。(意对即可)
3.表现了母亲“放飞”的坚决。(意对即可)
4.①人只有吃“正经饭”才行得正,吃零食意味着道德开始滑落。
     ②自己的事要尽量自己独立解决。(意对即可)
5.①从父母的角度,如不要溺爱,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也可从孩子的角度谈,如要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开放性试题,不设统一答案)
     ②“略”。

看了1950年到1959年,我八岁...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请看看,这属于什么文体充满活力的岁月回忆岁月,有多少琐碎的事情都经过时间流水的冲刷,早已成为往事,  2020-05-16 …

刺猬有什么特殊含义吗?我觉得和刺猬有缘,我上辈子会是只刺猬吗?我家是住在大城市,不到动物园一般是见  2020-05-17 …

语文连贯题``有人问,什么年龄最好?一个少年说:16岁年龄最好!它拥有活力和希望.一个青年说:25  2020-07-11 …

哥哥在银行存了6000元活期储蓄,年利率是0.36%,存了半年,扣除20%利息所得税后,哥哥可取回本  2020-11-06 …

请依据下图指出男女性主要性器官的发育开始突增的年龄分别是[]A.9-10岁和10-11岁B.13-1  2020-11-10 …

想想横线上填什么:有人问,什么年龄最好?一个少年说:16岁的年龄最好!它拥有活力和希望。一个青年说:  2020-11-30 …

有人问,什么年龄最好?一个少年说:16岁的年龄最好!它拥有活力和希望.一个青年说:25岁的年龄最好!  2020-12-03 …

仿照句子一个少年说;16岁最好,他拥有活力和希望一个青年说;25岁最好,他拥有青春和追求一个中年人说  2020-12-03 …

一年级语文问题有人问,什么年龄最好?少年说:16最好,它拥有活力和希望.一个青年说:25岁最好,它拥  2020-12-03 …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献礼文艺作品是文艺创作的一种特殊类型,通过重温历史,回眸经典,追溯燃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