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4题。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4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②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B、①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C、①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
D、①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1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管仲之贤的一组是     (   )
①管仲贫困,常欺鲍叔             ②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③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 ④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⑤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   ⑥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④⑤⑥
16、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1)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译:                                         
(2)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译: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2 B 
13C 
14(1)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2)天下的人不赞美管仲的才干,而赞美鲍叔能了解人。(

12 两个"而"都是表示转折。
13.③④句表现管仲的功绩,⑥句表现管仲的志向,这些都是表现他的"贤"。①②⑤都是管仲在未得志之前的表现。
14(1)大意对1分,"也"译出感叹语气1分。
(2)大意1分,译对"而"、"多"各得1分。
译文:管仲,名叫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时常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很有才干。那时管仲家境贫寒,(分财利时)他时常欺负鲍叔牙,而鲍叔却始终好好地对待他,并不因此而说他的坏话。后来,鲍叔侍奉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等到小白立为桓公以后,公子纠死了,管仲被囚车送到齐国。鲍叔牙就向桓公举荐管仲。管仲被重用之后,在齐国执政,桓公以此成就霸业,多次会合诸侯,一举匡正天下,都是管仲的计谋。
管仲说:“我当初贫困的时候,曾经同鲍叔一起做生意,分钱财时,往往自己多分,鲍叔却并不认为我贪财,因为他知道我家里穷。我曾经为鲍叔谋划事情,结果却弄得更加困窘,鲍叔却并不认为我愚笨,因为他知道时运有顺利和不顺利的时候。我曾经三次做官又三次被国君免职,鲍叔却并不认为我没才干,因为他知道我没遇到好时机。我曾经三次参加战斗三次逃跑,鲍叔却并不认为我怯懦,因为他知道我有个老母。公子纠败亡,召忽为他而死,我却宁愿被囚禁,甘心受屈辱,鲍叔却并不认为我没有羞耻之心,因为他知道我不以小节为可羞而以不能在天下显扬功绩和名声为耻辱。生养我的人是父母,真正了解我的人是鲍叔啊。”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