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儒家学说长期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两千多年历史中,随着时代变迁,不断吸收其他思想,以适应时代需要。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

题目详情
儒家学说长期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两千多年历史中,随着时代变迁,不断吸收其他思想,以适应时代需要。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
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
——《礼记•礼运》
材料二 臣谨案《春秋》之文,求王道之端,得之于正。正次王,王次春。春者,天之所为也;正者,王之所为也。其意曰,上承天之所为,而下以正其所为,正王道之端云尔。然则王者欲有所为,宜求其端于天。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终阳以成岁为名,此天意也。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子文集》卷七
材料四 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
——南宋孝宗《佛祖统纪》卷48
回答:
(1)简要概括材料一中作者描绘的理想社会的特征(不得摘抄原文)。(3分)
(2)汉代儒学已不同于先秦儒学。依据材料,说明董仲舒发展儒学的表现,并分析董仲舒的观点仍然属于儒家学说的原因。(6分)
(3)宋代儒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依据材料,说明宋代儒学发展的特点。(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天下为公;选举贤能;不分彼此,各得其所,没有争斗的 “大同社会”(意思相近即可)(3分)(2)发展:董仲舒吸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宣扬 “天人感应”、德刑并用。判断:观点依据《春秋》;主张德为...
看了儒家学说长期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儒略历的历史演变及其星期表的“复原”摘要儒略历是格雷果里历(公历)的前身,其行用年代在公元前45年  2020-06-15 …

古埃及太阳历公历儒略历之间有什么传承关系?  2020-07-08 …

中国古代儒学历经孔子儒学、董仲舒的新儒学和宋明理学三个主要阶段。这三个时期的儒学思想最大的共同特点  2020-07-28 …

面对儒家思想受到道佛两教的冲击,隋唐儒学大师的态度是A.放弃儒家思想B.坚持以儒家思想为本,吸收道佛  2020-11-14 …

董仲舒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  2020-11-14 …

阅读下列图片:请回答:(1)从历史上看,“和谐社会”理论有其历史渊源,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主张比较系统  2020-11-15 …

东晋南朝时的道教神仙思想是在吸收儒家思想、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基础上形成的,南宋理学在儒家思想的基  2020-11-21 …

传承中发展以儒家文化为代表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历史演进过程,波澜壮阔,回昧无穷。如图是中国朝代演变示  2020-11-27 …

识读下列图片,回答相关问题:(1)从历史来看,“和谐社会”理论有其历史渊源,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主张比  2020-12-18 …

2、儒学历久弥新的原因是:(30.00分)A.变革精神B.外界压力C.时代变迁D2、儒学历久弥新的原  2021-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