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第11-13题。(共8分)选段一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第 11-13 题。(共 8 分)

【选段一】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 “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选段二】

    薛谭 ① 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旨,于一日遂辞归。秦青乃饯于郊衢,抚节 ② 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薛谭、苏青:传说中的两位歌唱家。   ② 节:古代乐器名,用竹编成,形状像箕,上合下开,可拍打成声,调整音乐的节奏。

11. 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       )( 2 分)

A. 余挐一小舟      B. 渔人甚异之      C.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D. 薛谭乃谢求反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 分)

  ⑴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译文:      

秦青乃饯于郊衢

  译文:      

13. 两选段皆采用了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或对西湖奇景,或对歌唱家的歌声进行了描绘。请选择其中一选段,予以简要分析。( 4 分)

  答: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1. 答案: B

   评分: 2 分。

12. 答案: ⑴ 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比您痴的人呢!(后半句译成 “ 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 也可)   ⑵ 秦青于是在城郊大道旁为他饯行。

   评分:共 2 分。每小题 1 分。其中,第 1 小题关键词 “ 似 ” 译对,句子基本意思、句序对即可;第 2 小题关键词 “ 饯 ” 译对,句子基本意思、句序对即可。

13. 答案示例:

   示例一:在选段一中, “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 ……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 句用清幽淡雅的笔调,将西湖的景色与天、云,与周围的山、雪、亭、人等融合在一起,正面描写出了其唯美壮阔的特点,显示了作者对物、人、天地关系的理解;在这之前,作者冒雪黑夜前往西湖赏景,后偶遇两位金陵人一起同赏美景,若逢知己般快乐,这是对西湖景色之美的侧面烘托。两相结合,让人对西湖雪景充满了向往。

  示例二:选段二中, “ 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 用听觉和视觉结合、动静结合的手法正面描绘了秦青高亢且满含情感的歌声及其强大的感染力。其后,再用开始自以为是而后 “ 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 的薛谭言行侧面表现了歌唱家秦青歌艺之高超。正侧结合,更加突出秦青歌艺。

  评分:共 4 分。其中,从文中找到正面、侧面描写的句子 2 分,结合文句予以分析 2 分。

看了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第11...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2014徐州市)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5—8题。(16分)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  2020-05-16 …

(2014徐州市)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5—8题。(16分)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  2020-05-16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湖心亭看雪张岱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020-05-16 …

求老师解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阅读下面文言文,湖心亭看雪张岱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  2020-05-16 …

阅读《湖心亭看雪》一文,完成下列题目。(14分)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020-06-22 …

阅读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  2020-06-22 …

阅读《湖心亭看雪》一文,完成下列题目。(14分)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020-06-22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并列于一个含有这个词且意思相同的成语风烟俱净俱成语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绝  2020-06-30 …

课内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  2020-07-14 …

阅读《湖心亭看雪》,完成文后各题。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020-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