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虞美人①》词,完成下列各题。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注

题目详情
阅读《虞美人》词,完成下列各题。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①一般认为,《虞美人》是词人入宋做俘虏的第二年(977)或第三年(978)正月所写。
(1)这首词是___(朝代)时词人___(人名)所作。
(2)词的上阕共写了“春花”、“秋月”、“小楼”、“东风”和“___”五个意象,这些意象的共同特点是“美”,词人写这些意象的作用是___。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历来为人所称颂,试作简要赏析。我们所学该词人的“___”与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赏析: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这首词的作者是南唐著名词人李后主,也就是李煜.
(2)这首词的上片的意思是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其中出现的景物有春花,秋月,小楼,东风和明白.这种写法是以乐景写哀情,用这些本让人欢乐的景物来反衬出自己内心的忧伤.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无形的愁比作有形的春水,生动形象的表现了自己内心的忧伤之多之浓.“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同样是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化无形为有形.
答案:
(1)南唐(或五代)(1分);  李煜(1分).
(2)明月(答“月明”可给分)(1分)
意象的作用:以美景反衬(衬托)(1分)诗人被俘哀愁的情感(1分).(意对即可)(计2分)
(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1分)
赏析:词人将抽象的愁绪比作一江春水(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被囚的愁苦之情(1分).(意对即可)
译文: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