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回答下列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有关的问题:(1)上图锥形瓶内的培养液中培养的生物是.(2)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3)图中噬菌体被

题目详情
回答下列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有关的问题:

(1)上图锥形瓶内的培养液中培养的生物是______.
(2)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
(3)图中噬菌体被放射性物质标记的成分是______.
(4)在理论上,沉淀物的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______.
(5)如果让放射性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则获得该实验中噬菌体的培养方法是______.
(6)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多选)______
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D.没有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培养液中培养的生物是大肠杆菌.
(2)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采用的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
(3)图中上清液中蛋白质外壳的放射性高.
(4)在理论上,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体内,则沉淀物细菌中的放射性应该为0.
(5)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细胞中,要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需先将大肠杆菌置于含32P标记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再用噬菌体侵染已标记的大肠杆菌,则放射性主要分布在沉淀物(细菌)中.
(6)用32P标记实验时,上清液中也有一定的放射性的原因有二:一是保温时间过短,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二是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也会使上清液放射性含量升高.故选:AD.
故答案为:
(1)大肠杆菌
(2)同位素标记法      
(3)蛋白质外壳
(4)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体内
(5)含32P标记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噬菌体侵染已标记的大肠杆菌
(6)AD
看了回答下列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有...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