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吕氏春秋》朕(雍正帝)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

题目详情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吕氏春秋》
朕(雍正帝)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二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清王朝),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
材料三 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本”与“末”各指的是什么?这种表达方式反映了怎样的社会观念?结合所学分析其合理性。(6分)
(2)材料二中的“时势”是指什么?(2分)“人为地隔绝于世”反映了当时清政府怎样的经济政策?(2分)结合所学分析其危害。(3分)
(3)材料三中,亚当·斯密认为中国明清时期经济“停滞于静止状态”。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5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农业。(1分)末:商业。(1分)           社会观念:重农抑商。(1分) 
合理性:在农业社会它是必要的,在稳定小农经济;推动农业发展;确保国家赋役摊派;安定社会秩序;维护政权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任意3点得3分)
(2)“时势”指西方进入工业文明时代。(1分)  经济政策:海禁。(1分) 危害: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2分)
(3)同意。(1分)理由:统治者固守重农抑商政策,对外闭关锁国,实行“海禁”,轻视技术等,明清时期经济发展陷于停滞状态。(任意2点得4分)
不同意。(1分)理由:中国自宋朝以来经济一直在发展;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任意2点得4分)


看了(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袁绍答曰:”我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可以看出他怎样的观点?曹操说:“我任天  2020-06-09 …

绍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觽,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公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  2020-06-09 …

英语翻译以为事情都在我意料之中,但是等事情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也无法置之身外,以前想的念的都错了、全  2020-06-18 …

名著阅读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  2020-06-19 …

材料一曾国藩说:“今日和议即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  2020-06-21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孟子曰:“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污,不至阿其所好。”赵岐注云:“三  2020-06-23 …

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知阿矣!⑴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知阿矣!⑵魏闻童子治邑,库无  2020-06-28 …

不以寡犯众谓之智,不以众犯寡谓之厚.啥意思呀?下半句.  2020-07-15 …

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①.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齐君曰:“何以知之。”  2020-07-24 …

附加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子奇治阿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①。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  20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