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10分)论压力季羡林①《参考消息》曾经以半版的篇幅介绍了外国学者关于压力的说法。我也正考虑这个问题,因缘和合,不免唠叨上几句。②什么叫“压力”?上述文章中说:“压力

题目详情
(10分)
论压力
季羡林
①《参考消息》曾经以半版的篇幅介绍了外国学者关于压力的说法。我也正考虑这个问题,因缘和合,不免唠叨上几句。
②什么叫“压力”?上述文章中说:“压力是精神与身体对内在与外在事件的生理与心理反应。” 我一向认为,定义这玩意儿,除在自然科学上可能确切外,在人文社会科学上则是办不到的。上述定义我看也就行了。
③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压力呢?我认为,是的。我们常说,人生就是一场拼搏,没有压力,哪来的拼搏?佛家说,生、老、病、死、苦,苦也就是压力。过去的国王、皇帝,近代外国的独裁者,无法无天,为所欲为,看上去似乎一点压力都没有。然而他们却战战兢兢,时时如临大敌,担心边患,担心宫廷政变,担心被毒害被刺杀。他们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压力比任何人都大。大资本家钱太多了,担心股市升降,房地产价格波动,等等。至于吾辈平民老百姓,“家家有一本难念的经”,这些都是压力,谁能躲得开呢?
④压力是好事还是坏事?我认为是好事。从大处来看,现在全球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臭氧层出洞,人口爆炸,新疾病丛生等等,人们感觉到了,这当然就是压力,然而压出来却是增强忧患意识,增强防范措施,这难道不是天大的好事吗?对一般人来说,法律和其他一切合理的规章制度,都是压力。然而这些压力何等好啊!没有它,社会将会陷入混乱,人类将无法生存。这个道理极其简单明了,一说就懂。我举自己做一个例子。我不是一个没有名利思想的人——我怀疑真有这种人,过去由于一些我曾经说过的原因,表面上看起来,我似乎是淡泊名利,其实那多半是假象。但是,到了今天,我已至望九之年,名利对我已经没有什么用,用不着再争名于朝,争利于市,这方面的压力没有了。但是却来了另一方面的压力,主要来自电台采访和报刊以及友人约写文章。这对我形成颇大的压力。以写文章而论,有的我实在不愿意写,可是碍于面子,不得不应。应就是压力。于是“拨冗”苦思,往往能写出有点新意的文章。对我来说,这就是压力的好处。
⑤压力如何排除呢?粗略来分类,压力来源可能有两类:一被动,一主动。天灾人祸,意外事件,属于被动,这种压力,无法预测,只有泰然处之,切不可杞人忧天。主动的来源于自身,自己能有所作为。我的“三不主义”的第三条是“不嘀咕”,我认为,能做到遇事不嘀咕,就能排除自己造成的压力。
小题1:下面 不属于 作者说的“压力是好事”的一项是(      )(3分)
A.全球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臭氧层出洞等,人们感觉到了压力,然后增强忧患意识,增强防范措施,这是好事。
B.对一般人来说,法律和其他一切合理的规章制度都是压力,而没有这些压力,社会将会陷入混乱,人类将无法生存,所以这些压力也是好事。
C.作者自己“已至望九之年”, 来自电台采访和报刊以及友人约写文章还是形成颇大的压力,而这压力往往能使他写出有新意的文章,所以也是好事。
D.资本家钱多了,担心股市升降,房地产价格波动等也是很大压力,于是分散投资降低风险,千方百计赚钱,增加资产,这也是好事。
小题2:根据文意,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认为定义在自然科学上可能是确切的,在人文社会科学上则是办不到的。
B.过去的国王、皇帝、近代外国的独裁者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他们看似没有压力,实际上压力比任何人都大。
C.文中第④段通过举例论证了没有压力社会将陷入混乱,人类将无法生存的观点。
D.天灾人祸,意外事件,属于被动的压力,无法预测,只有泰然处之,不可杞人忧天。
小题3:平常我们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结合文中作者的观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是如何排除压力的?(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D小题2:C小题3:示例:生活处处都有压力,作为学生每一次考试都有压力,每一次成绩公布都有压力,考试之前,不要嘀咕,踏踏实实准备;考试之后公布的成绩,已经是事实,不必太过在意,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也...
看了(10分)论压力季羡林①《参考...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信息”在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意思是什么?“信息”在(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信息论尊基人之  2020-05-16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18分)受众的新闻素养:能力和意愿①新闻作为一种媒体信息,本应有助于人们  2020-05-17 …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受众的新闻素养:能力和意愿①新闻作为一种媒体信息,本应有助于人们了解事情的真相  2020-05-17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受众的新闻素养:能力和意愿①新闻作为一种媒体信息,本应有助于人们了解事情的真相  2020-05-17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4分)受众的新闻素养:能力和意愿①新闻作为一种媒体信息,本应有助于人们了解  2020-05-17 …

信息论 信息量 信息熵信息论是否先验的认为信息量、信息熵等可以表明事物的信息的“多少”,并通过一系  2020-05-17 …

信息论中,为什么熵越大信息量越小?据说:在信息论中,熵可用作某事件不确定度的量度.信息量越大,体系  2020-05-17 …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A.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  2020-11-15 …

17世纪至20世纪初,人类在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20世纪中叶,以控制论、信息论、  2020-12-23 …

17世纪至20世纪初,人类在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20世纪中叶,以控制论、信息论、  2020-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