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伤仲永》回答问题。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

题目详情
阅读《伤仲永》回答问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 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 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这篇文章的叙事部分一气贯通而层次分明,详略有致而结构紧凑,内容集中而意旨鲜明。请认真阅读叙事部分后填空。
⑴从“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详写仲永才智极盛。
⑵从“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略写仲永才智枯竭。
⑶从“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略写仲永才智衰退的原因。
2、先按要求摘句填空,然后答题。方仲永五岁作诗能“____________”,而且“_____________”;十二三岁时作的诗已经“_____________”;二十岁就“_______________”。
⑴从上面可以看出方仲永的才能是:(     )
A、天资聪慧
B、平庸无奇
C、日益衰退  
D、与日俱增
⑵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
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C、邑人奇之  
D、不使学
3、文章的议论部分,就事说理,表明了作者的才能观。你认为作者的才能观是怎样的?请在正确的一个答案后的括号里打“√”。
A、一个人的才能全靠后天学习的,而不是先天就有的。(     )
B、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如果后天不努力学习,也不会取得成就。(     )
C、一个人的才能是先天就有的,没有天赋,要想成才是不可能的。(     )
D、一个人如果先天很好,即使后天不够努力,也可能取得好的成绩。(     )
4、朗读下面的文言短句,选出语气停顿正确的一项。
⑴传一乡秀才观之 答:(     )
A、传/一乡秀才/观之 
B、传一/乡秀才/观之
C、传一/乡秀/才观之 
D、传/一乡秀/才观之
⑵余闻之也久  答:(     )
A、余/闻之/也久  
B、余闻/之也久
C、余闻/之也/久 
D、余闻之也/久
5、对下面句中的“之”“于”进行解释,然后归类文中的“之”“于”。
忽啼求之 之:_____________
借旁近与之 之:________________
之 余闻之也久 之:_______________
不能称前时之闻 之:______________
卒之为众人 之:_______________
环谒于邑人 于:_______________
于舅家见之 于:_______________
贤于材 人远矣 于:_________________
受于人者不至 于:__________________
6、比较下面句中加粗的词,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为其名    于材人远矣    
扬州       如此其
A、两个“自”字含义相同,两个“贤”字含义也相 同。
B、两个“自”字含义不同,两个“贤”字含义也不同。
C、两个“自”字含义相同,两个“贤”字含义不同。
D、两个“自”字含义不同,两个 “贤”字含义相同。
7、下面对“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家,在舅舅家里见到了他。
B、明道年间,我从父亲那里回家,于是在舅舅家里见到了他。
C、明道年间,我随死了的父亲回家,于是在舅舅家里见到了他。
D、明道年间,我从死了的父亲那里回家,在舅舅家里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⑴仲永生五年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⑵十二三矣   泯然众人矣;⑶父利其然  不使学  
2、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者;不能称前时之闻;泯然众人矣;⑴C   ⑵D  
3、B   
4、⑴A  ⑵D   
5、之:它,指书具,代词。他,指仲永,代词。这,指仲永聪慧过人这事,代词。的,助词。舒缓语气,无实意,不译,助词。于:到,介词。在,介词。比,介词。从,介词。  
6、D  
7、A
(意思对即可)

看了阅读《伤仲永》回答问题。金溪民...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奴隶的悲惨生活的是()A.奴隶有人身自由B.奴隶主可以把奴隶随意转让和买卖C.商朝  2020-05-13 …

“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含义是什么?在维护国家统一个处置奴隶制的问题上,林肯认为哪个是首要的?林肯为.  2020-05-13 …

1916年,陈独秀写道:“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  2020-06-23 …

5.下列句中加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鸣之而不能通其意A.只辱于奴隶人之  2020-06-29 …

翻译句子。(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译:(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  2020-07-12 …

《十二铜表法》第9表规定“任何人未经审判不得判处死刑”。其意义在子()A.调和了罗马人与外来人的关系  2020-11-08 …

徒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A.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孔雀东南飞(并序)》(徒然,白白地)B.有  2020-11-11 …

《马说》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朸之间.2.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2020-11-16 …

5.下列句中加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鸣之而不能通其意A.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2020-12-17 …

根据其做内容回答问题世人皆叹时间如水东流,词人却反其意而行之,写出门前流水尚能西.你对这句话根据其做  2020-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