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末清初,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还进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天主教耶稣会士的来华传教,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为背景的。……来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末清初,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还进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天主教耶稣会士的来华传教,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为背景的。……来华较早并影响较大的是意大利人利玛窦(1552~1610年)。德意志人汤若望(1591~1666年)、比利时人南怀仁(1623~1688年)等,也较著名。……耶稣会士在传教的同时,除了向中国朝廷和士大夫进献一些新奇工艺品外,也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利玛窦带来的《万国舆图》,第一次向中国人展示了世界五大洲的面目。                
——《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材料二  200多年前,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在宗教的欧洲,人的心灵是神的奴隶,人们以为心中如果没有上帝,便有罪恶感。然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让欧洲人看到了一个不信仰上帝的国度,人民有着积极向上和快乐的心灵。这促进了理性主义哲学的思考。儒家文化中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的思想,成为民主思想的源头。当时的欧洲,国家主要由皇权和贵族统治,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更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欧洲人对中国通过公开考试在平民中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极为推崇。
材料三  一般来说,“五四”以前中国知识分子的“格义”方式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五四”以后,人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前者实质上从旧文化的立场批评或赞赏新文化,后者则用新文化批评或赞赏旧文化。                                     
——欧阳哲生《严复评传》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国兴起的什么潮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股潮流兴起的国际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文化中可供欧洲人借鉴的元素。并进一步分析200年前欧洲中国文化热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各举一例分别评述材料三提到的“五四”以前和“五四”以后出现的文化倾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社会怎样的变迁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潮流:“西学东渐”。(或西方近代科技文化开始传播到中国)背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新航路开辟;西方资本主义殖民扩张;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2)元素: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儒家文化中...
看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末清初,...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看到实验现象,你  2020-06-11 …

超短文翻译(汗译英)谢谢环境是大家的.我爱中国要从环境做起.我们应该捡起纸屑,我们不应该随便丢纸屑  2020-06-12 …

我是一个初中生,我要背诵100首古诗,请问怎么在一个晚上背下来60首也可以了50也可以,就为了明天  2020-06-1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丝绸是中国古老文明的象征。几千年前,当丝绸乘坐在骆驼的脊背之上,一路  2020-06-22 …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  2020-06-25 …

英语翻译:工作的真谛并不是让你疲惫的生活,而是为了让生活更加美好.如果活着就是为了拼命的工作,那你  2020-06-29 …

英语翻译所以,为了明天的快乐请大家加油.不要再抱怨,不要再颓废,希望总再前方呼唤着你~`(反正就似  2020-07-05 …

英语翻译谈判双方经多次反复洽谈,就合同的各项重要条款达成协议以后,为了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通常要  2020-07-07 …

冬天,牙医为了能方便看清患者口腔内部,便将小金属镜放入口腔,但金属镜放入口腔内,往往镜面上有一层水  2020-07-29 …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赶路的人,为了远方的目标,无意留心沿路的风光。许多其实并不比你追寻的东  2020-1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