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王鼎字鼎臣,以进士第,累迁太常博士。时天子患吏治多弛,监司不举职,而范仲淹等方执政,择诸路使者令按举不法,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王鼎字鼎臣,以进士第,累迁太常博士。时天子患吏治多弛,监司不举职,而范仲淹等方执政,择诸路使者令按举不法,以鼎提点江东刑狱。与转运使杨"、判官王绰竞擿发吏,至微隐罪无所贷。于是所部官吏怨之,目为“三虎”。 仁宗闻之,不说,后傅惟几奉使江东,戒以毋效“三虎”为也。 仲淹等罢,鼎与"、绰皆为人所言,时鼎提点两浙刑狱,降知深州。

  明年,河北大饥,人相食,鼎经营赈救,颇尽力。徙建州,其俗生子多不举,鼎为条教禁止。 时盗贩茶盐者众,一切杖遣之,监司数以为言,鼎弗为变。 徙提点河北刑狱,治奸赃益急,所劾举,不避贵势。召为开封府判官,改盐铁判官,累迁司封员外郎、淮南两浙荆湖制置发运副使。内侍杨永德奏请沿汴置铺挽漕舟,岁可省卒六万,鼎议以为不可。永德横猾,执政重违其奏,乃令三司判官一员将永德就鼎议,发八难,永德不能复。鼎因疏言:“陛下幸察用臣,不宜过听小人,妄有所改,以误国计。”于是永德言不用。

  居二年,遂以为使。前使者多渔市南物,因奏计京师,持遗权贵。鼎一无所市,独悉意精吏事,事无大小,必出于己。凡调发纲吏,度漕路远近,定先后为成法,于是劳逸均,吏不能为重轻。官舟禁私载,舟兵无以自给,则尽盗官米为奸。有能居贩自赡者,市人持以法,不肯偿所逋。鼎为移州县督偿之,舟人有以自给,不为奸,而所运米未尝不足也。

  鼎性廉不欺,尝任其子,族人欲增年以图速仕,鼎不可。父死,分诸子以财,鼎悉推与其弟。尝知临邛县,转运使选摄新繁,新繁多职田,斗粟不以自入。奉使契丹,得千缣,散之族人,一日尽。 所至不扰,唯市饮食日用物,增直以偿。 事继母孝,教育孤侄甚至,自奉养俭约。当官明敏,强直不可挠。所荐士多知名,有终身不识者。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九》)

(1)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监司不 职     举:履行

B.

至微隐罪无所 贷    贷:宽恕

C.

治奸赃益 急      急:急躁

D.

前使者多 市南物  渔:掠夺、骗取

(2)

文中“其俗生子多不举”的“其”字,与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其”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河内凶,则移 民于河东

B.

如吾之衰者, 能久存乎

C.

于乱石间择 一二扣之

D.

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王鼎任提点江东刑狱期间,与转运使杨"、判官王绰坚决贯彻范仲淹的主张,积极揭发、严肃处理贪官污吏,招致了属下的怨恨,被他们称为“三虎”。

B.

王鼎的忠直耿介不因贬官而有所改变,他依然疾恶如仇、坚持原则。他坚持反对内侍杨永德沿汴河置铺挽漕舟的主张,他的意见最终被皇帝接受。

C.

王鼎以谄媚权贵为耻,出使南方,不购买任何珍玩物品回来赠送权贵。他还计算漕运路途的远近、确定运期的先后,并制订为规章制度,这样各地劳逸均等,大大减轻了下级官吏的负担。

D.

王鼎生平廉洁俭约,律己甚严。父亲死后,他把遗产全部推给了弟弟。他对自己的继母非常孝顺,教育孤侄十分周到,而自己的生活却一直非常俭朴。

(4)

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仁宗闻之,不说,后傅惟几奉使江东,戒以毋效“三虎”为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盗贩茶盐者众,一切杖遣之,监司数以为言,鼎弗为变。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至不扰,唯市饮食日用物,增直以偿。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1.C;2.A;3.C;解析:(1) 急:急迫。 (2) 均为指示代词,那里;B.表反问语气,难道;C.指示代词,其中的;D.人称代词,他。 (3) 错在“大大减轻了下级官吏的负担”,应是“下级官吏不能在漕运...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王...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