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学习历史通常需要研读史料、鉴别史实、比较归纳、理解感悟等过程。根据下列要求,回答与民生相关的问题。☆鉴别史实①战国时期的孟子提出“仁政”学说,主张政在得民

题目详情

学习历史通常需要研读史料、鉴别史实、比较归纳、理解感悟等过程。根据下列要求,回答与民生相关的问题。

☆ 鉴别史实

①战国时期的孟子提出“仁政”学说,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

②汉朝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具有独立身份,有利于社会稳定。

③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提出“存百姓”的思想,完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百姓生活有所改善。

④北宋中期,王安石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取得了一定成效。

   (1)以上材料有2则与民生问题无关,请写出序号并分别说明理由。

☆ 办研读史料

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总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成此不平等的世界。我们这回革命,不但要做国民的国家,而且要做社会的国家,这决不是欧美所能及的。欧美为什么不能解决社会问题?因为没有解决土地问题。……解决的法子,社会学者所见不一,兄弟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子。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有,这于国计民生,皆有大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窦,自当永绝,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行了这法之后,文明越进,国家越富,一切财政问题,断不至难办。现今苛捐尽数端除,物价也渐便宜了,人民也渐富足了。……

—摘自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2)在这段材料中,孙中山提出什么主张?依据材料概括孙中山提出这一主张的理由。

☆ 比较归纳

   (3)建国初,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措施

背景

范围

特点

共同作用

土地改革

采用立法手段

国家财经困难,投机商人囤积居奇,使物价暴涨,影响人民生活。

上海等城市

☆ 理解感悟

   (4)综合上述民生问题的材料,可得到哪些启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序号:②④

理由:编户齐民制度主要是为了加强对百姓的控制,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王安石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是为了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

(2)主张:核定地价(或平均地权、民生主义)。

理由:避免贫富分化;可以解决土地问题,进而解决社会问题;有利于民富国强。

(3)①银元之战与米棉之战(或稳定物价)。

②新解放区未进行土改,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③全国新解放区的农村。

④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并用。

⑤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4)民生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发展;民生政策的调整必须与时代相适应;任何政权只有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看了学习历史通常需要研读史料、鉴别...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鉴别几种离子的方法碳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的鉴别方法,以及硫酸根离子和亚硫酸根离子的鉴别方法,嗯,  2020-04-09 …

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  2020-04-11 …

帮我从诸子百家的态度中找两个对立的观点墨子墨家主张“非攻”,反对不义战争,支持正义战争儒家孟子认为  2020-05-20 …

这一句话到底怎么说才是正确的子以父为镜父以子为鉴这一句话到底怎么说才对是子以父为镜父以子为鉴还是子  2020-07-07 …

貌似春秋战国时期,桃子系列典故某臣子吃到个好桃,立即献给自己君主,其他臣子对君主进言,他把自己貌似  2020-07-12 …

请你填写完整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一览表流派人物历史时期主要思想孔子“仁”;反对苛政与任意刑杀。孟子  2020-07-14 …

在粉碎敌人第一次至第四次“围剿”的作战中,毛泽东所倡导的作战方针的基本特点是A.以游击战为主B.集中  2020-11-06 …

如图是某场战役形势示意图,关于这场战役说法不正确的是()A.这场战役是由李宗仁指挥的B.这场战役的主  2020-11-30 …

人民解放战争第二年作战的基本特征是人民解放战争第二年作战的基本特征是A.内线防御为主B.内外结合,外  2020-12-02 …

在历时八年的抗战中,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组织了22次大规模战役,从“七七事变”、凇沪抗战到后来的武汉  2021-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