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忘记自己付出的那点“好”游宇明①一位开工厂的老同学最近颇有些愤愤不平,15年前,他捐助一万元给一位刚认识的小记者出版作品集,那位小记者现在做了

题目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忘记自己付出的那点“好”
游宇明
    ①一位开工厂的老同学最近颇有些愤愤不平,15年前,他捐助一万元给一位刚认识的小记者出版作品集,那位小记者现在做了报纸总编,老同学想评国家级劳模,请人写了文章,希望在报上刊登一下,“小记者”总是委婉拒绝。“小记者”后来几次请老同学吃饭,老同学都拒绝了。老同学说:他不愿意看到“小记者”那副虚伪的样子。
    ②我理解老同学的心情,却不认可他的心态。我觉得一个人施善是一回事,能否得到回报是另一回事,何况有时我们渴望的回报别人实施起来未必没有难度。在我看来,一个人真的需要忘记自己对别人付出的那点“好”。
    ③忘记自己对别人付出的那点“好”,首先是为了解放别人。人与人本来是平等的,谁也不比别人多副眼睛、多只嘴巴,你帮了别人一个忙,别人会产生感激之心,生怕辜负了你,如果你在别人不方便的时候非要追讨回报,他的这种诚惶诚恐只会翻倍。“小记者”不是多次想请我的老同学吃饭吗?说明他拒绝我的老同学后,内心非常不安。
    ④忘记自己对别人付出的那点“好”,其实也是为自己。一个人遇到别人渴了给他一瓶水喝,碰上他人摔在地上扶他一把,知道他人陷入经济上的危机资助一下……主观上固然是想帮助别人,但客观上也可以满足自己的道德感。你帮助了别人,别人很开心,你自己也觉得自己的行为特别有意义,这本身就是一种回报。
    ⑤人永远需要快乐。我们的心情粉红还是黑灰,与期望值相关。一个人付出了善,老是指望回报,你的心情就不可能好到哪里去。别人没有回报你,你会觉得这个人无情无义;别人回报了你,你会考虑这份回报,是否跟你当时的付出相符。就算别人的报恩超过了你最初的付出,你也还会想一个问题:要是没有我,他会如何如何,也还是不会满足。有句话不知是谁说的:“将你对别人的好写在沙子上,任凭风雨消除痕迹;将别人对你的好刻在岩石上,日日夜夜永志不忘”。忘了自己对别人的那点“好”,不介意别人是否回报自己,快乐才会溢满你的心田。
    ⑥忘记自己对别人的那点“好”,也有利于我们提纯人性。指望报答,“行善必然缩手缩脚;只按自己的天性去做好事,行善必然大气磅礴。一个小故事很使人感动。20多年前,浙江温州人尤良清去北京推销塑料产品,看到同住一个招待所的年轻人吃得很差,发了侧隐心,临别时掏出400元给那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让他补一补身子。大学生开始说什么也不要,要知道当时这个大学生的月工资只有l00元,400元钱不是个小数目,尤良清却坚持将钱留下来。故事的结局自然非常美好:20多年后,那位叫程春的大学生读了研究生,成了软件公司老总,身价过亿,特地跑到浙江感恩,不过我可以肯定:尤良清当初做这一切的时候,不可能想到任何报答。他初遇程春,小青年非常“窝囊”,一点也没有做大老板的迹象,何况在交通不发达的时代,北京与浙江也有点地远山遥。然而,正是由于付出时的不求回报,我们才感受到了尤良清那颗金子一样的爱心。
    ⑦我这样说自然不是要提倡得到别人帮助的人,心安理得地享受别人的付出,报恩是一种美德,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我只是希望付出善的人拥有一份平常心。当善无意中得到了回报,它是一种善;当善没有及时或足够得到回报,它一样是善,依然值得我们无怨无悔地去追求。
(1)选文作者论述的主要观点是___。本文分别是从___、___、___ 三个方面来证这个论点的。
(2)开头举开工厂的老同学的故事的作用是什么?(请写出其中一点)
(3)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
(4)结合本文和现实生活,谈谈你对“忘记自己付出的那点‘好’”的理解。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判断中心论点的能力.中心论点是议论文中作者主要表达的观点,是高度概括全文的简单明了的一句话,从句式上看中心论点是个判断句.阅读全文可知,这篇文章开头举了开工厂的老同学的例子并进行分析...
看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忘记自...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数学小状元6年级上册第36的趣味作业:用圆规绘出下面美丽的图案  2020-05-17 …

六年级数学小状元人教版中的一道培优题P276甲乙两箱粉笔的盒数之比是5比1,如果从甲箱中取出12盒  2020-05-20 …

经济学家认为:降低价格一定会使供给量减少需求增加但90年计算器每台150元98年每台50元而销量增  2020-06-08 …

一班这学期来了几个新同学,小军姓元,小玲姓穆,小燕姓贺,小瑞想:他们的祖先可能是鲜卑族,你认为小瑞  2020-06-25 …

六年级上册数学小状元64页培优甲、乙、丙、丁捐款,甲捐的是其他三人总数的三分之一,乙捐的其他三人的  2020-07-18 …

18世纪法国哲学家丹尼斯·狄德罗认为:“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这种观点()①承  2020-11-11 …

材料:中学生小李因赊欠学校大门外小卖部100元钱无力偿还,便邀请同学小王放学后一起敲诈勒索低年级的学  2020-12-08 …

下列关于认识物质世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最早确立物质原子论的学者是阿伏伽德罗B.电子的发现使人们  2020-12-10 …

张明同学家庭贫寒,但为了不让同学们瞧不起,在自己十五岁生日时,悄悄向他人借了100元,买来五个大蛋糕  2020-12-10 …

一道数学题,急!请大家认真对待!(小学)小明买钢笔时,把小数点看丢了,营业员退还他70.2元,钢笔(  2020-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