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植物的复仇行为欧阳①美丽的玫瑰利用尖尖的枝刺警告攀折者,得以保护自己,其实,将利刺刺中侵犯者的肌肤,就是玫瑰花一种简单的报复行为。植物界中还有许许多多报

题目详情

植物的复仇行为

欧阳

①美丽的玫瑰利用尖尖的枝刺警告攀折者,得以保护自己,其实,将利刺刺中侵犯者的肌肤,就是玫瑰花一种简单的报复行为。植物界中还有许许多多报复行为鲜为人知,相信你看罢本文会有这样的感觉:植物复仇真是有趣而又刺激。

②有一种名叫布尔塞拉的树,会借助于“射击”来保卫自己。这种树生长在中美洲。如果你是个喜好攀折花木的人,不经意间从它的树枝上摘下一朵花或一片叶子,那么就有好瞧的了。枝叶的断口处,即刻会喷射出一种令人讨厌的黏性液体,喷得你满身都是。这种喷射可以持续3 s~4 s,射距达15 cm。经过化验得知,这种黏性液体是此树在长期进化中合成的一种名叫萜烯的化合物,它遍布于枝、叶的树脂道中,形成一个“高压管道网”。这种树利用高压喷射“武器”,随时准备对付入侵者,捍卫自己。

③到过印尼布敦岛西部森林区的游客,如果恰好是弹树开花的早春季节,那么准会看到有关弹树的奇迹。每到这个季节,当地姑娘们都纷纷头顶漂亮的竹篮去森林捡拾被打死或打伤的各种飞鸟。这些鸟,的确遇到了一场浩劫,被打得头破血流、肢残翼断,而造成鸟严重伤亡的杀手不是人,而是弹树。

④原来,在弹树枝干交叉的枝苞上,会生出一种钩形的枝杈,这种枝杈有很强的弹性,钩尖倒勾在枝干交叉的另一枝苞上。在刚长出时,钩尖依附着枝头的力量向外扩展,但是由于钩尖被花苞上的茎枝所牵拉,无法脱身,故而形成了一种拉力,而且随着花苞渐大,拉力日益增强,使枝杈形成“弓上弦,弦满月”的紧张状态。每到4月里,树上的花苞开始吐蕊放香,钩尖也处于一触即发的状态。

⑤有一些植物的报复行为虽不那么直观和轰轰烈烈,但也足以让那些敢于冒犯自己的入侵者刻骨铭心,甚至命丧黄泉。臭虫爬上蚕豆叶面时,会被叶面上锋利的钩状毛刺缠住,无法前进,也无法撤退,直至饥饿而死。棉花植株的软毛能对抗叶蝉的侵犯;大豆的针毛能防御蚕虫、甲虫和大豆叶蝉的进攻;多毛品种小麦比少毛品种小麦更不易让叶甲虫的成虫产卵和幼虫食用……

⑥马来西亚有一种叫西波洛斯的植物,能够产生一种使昆虫蜕皮的荷尔蒙。这种植物制造出的高浓度荷尔蒙,不仅使蝗虫能够蜕皮,而且还会造成蝗虫翅膀扭曲或者卵无法完全发育。

⑦藿香蓟报复侵害者的招数更绝,它体内含有一种化学物质,介壳虫和蚜虫一旦吞食了它们,体内的化学物质就会使这些昆虫发生变态,无法产卵,当然就无法“生儿育女”了。

⑧看罢以上种种行为,你是不是也在想,原来沉默者不一定是弱者,蔑视弱小生命或贸然侵犯,终将得到应有的惩罚。

(选自:《科学之友》)

21.作者从美丽的玫瑰的写起,有什么作用?(1分)

                                                                                           

22.全文按照怎样顺序安排材料的,试联系内容简要说明。(2分)

                                                                                            

23.第⑦段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意在说明什么?(2分)

                                                                                           

24.阅读下列两句话,体会它们的说明说言的特点有什么不同?(2分)

(1)这种树利用高压喷射“武器”,随时准备对付入侵者,捍卫自己。

                                                                                            

(2)多毛品种小麦比少毛品种小麦更不易让叶甲虫的成虫产卵和幼虫食用。

                                                                                           

25.在植物界中种种报复行为,作者读出了哪些人生启示?(1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21.用玫瑰的尖刺,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植物的报复行为”;用植物复仇的“有趣而又刺激”,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2.从整体来看是按照总分总的说明结构,分写部分则是按照由显性到隐性(直观到微观)的顺序安排的。

23.举例子,作诠释,具体说明有一些植物的报复行为,可以让对方绝子绝孙,加深读者对植物复仇特征的印象。

24.(1)这句话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的特征,作者把“萜烯”比成了“武器”,形象说明了布尔塞拉是如何复仇的。(2)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简洁性,将“多毛品种小麦”与“少毛品种小麦”直接对比,突出“毛”对侵害它的害虫的自我防卫作用。

25.沉默者不一定是弱者,蔑视弱小生命或贸然侵犯,终将得到应有的惩罚。

看了植物的复仇行为欧阳①美丽的玫瑰...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