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1)-(4)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题目详情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1)-(4)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劫盗张海将过高邮,知军晁仲约①度不能御,谕军中富民,出金帛牛酒迎劳之。事闻,朝廷大怒,富弼②议欲诛仲约。仲淹曰:“郡县兵械足以战守,遇故不御,而反赂之,法在必诛。今高邮无兵与械,且小民之情,醵③譬出财物而免于杀掠,必喜。戮之,非法意也。”仁宗乃释之。粥愠曰:“方欲拳法,而多方阻挠,何以整众?”仲淹密告之日:“祖宗以来,未尝轻杀臣下。此盛德事,奈何欲轻坏之?他日手滑④,恐吾辈亦未可保。”
【注释】①晁仲约:人名,地方官员。   ②富弼:人名,朝中官员。  ③醵(ju):泛指聚敛(钱财).   ④手滑:任意放手行事。
(1)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①予尝古仁人之心___
②弼曰___
(2)选出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___
A.异二者之为 遇其叱咄
B.吾谁与  朝而往,暮而
C.郡县兵械以战守 不为外人道也
D.未轻杀臣下  趋百里外
(3)将选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方欲举法,而多方阻挠,何以整众?
(4)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范仲淹是一个怎样的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句意为: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求:探求.
②句意为:富弼生气地说;愠:生气、发怒.
(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的含义,进行比较,得出答案即可.
A.前句句意为: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情的表现不同;“或”,或许.后句句意为:有时遇到老师的训斥;“或”,有时.选项加点词意思不同.
B.前句句意为:我同谁一道呢;“归”,归依.后句句意为:早上出发,晚上归来;“归”,归来.选项加点词意思不同.
C.前句句意为:郡县的兵力足以应战或防守;“足”,足以.后句句意为: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足”,认为.选项加点词意思不同.
D.前句句意为:未曾轻易处死臣下;“尝”,曾经.后句句意为:我曾经奔向到百里之外;“尝”,曾经,表示转折.选项加点词意思相同.
故选:D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第一句话,注意“以”,因为.句意为: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第二句话,注意“方”,正;“何以”,凭什么.句意为:我正想执法行刑,却受到多方面阻扰,(将来)凭什么整治部下?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分析其含义即可.由【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范仲淹是一个忧国忧民、 深谋远虑、机智、为将来着想、顾全大局的人.
综上所述,答案为:
(1)①探求;②生气、发怒
(2)D 
(3)①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②我正想执法行刑,却受到多方面阻扰,(将来)凭什么整治部下? 
(4)忧国忧民,有旷达胸襟,有远大的政治抱负;深谋远虑(或有政治才能).
看了(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甲乙两...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文言文阅读①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②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文言文阅  2020-06-15 …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8分)悲歌《汉乐府》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思念故乡,郁郁累累。欲  2020-06-18 …

仿句练习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  2020-06-19 …

成语接龙。例:坚韧不拔——拔刀相助——助人为乐——乐极生悲1.言行不一——()—...成语接龙。例  2020-06-21 …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2020-06-24 …

文言文练习急呐~王戍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  2020-06-26 …

下列句中加粗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言讫,歔欷流涕,悲不自胜。B.毅不告其实,曰:“走谒  2020-06-28 …

一位老师在课堂上对一名发言同学的表扬,最得体的一项是()A.你不错。你是从来都不发言的,今天你发言了  2020-11-23 …

下列属于滥用“言论自由”的是①、对老师讲课内容发表不同意见②、对学校食堂的饭菜发表不同言论③、讲有损  2021-01-01 …

兴致勃勃,妙不可言,半信半疑,十全十美,转悲为喜,不言不语选三个写一段通顺的话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