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有着强大缘情传统的中国,情感于美学和艺术中之地位问题,是一个尤其困扰人的难题。王国维美学亦不免纠缠于无情与有情这一艺术的内在矛盾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有着强大缘情传统的中国,情感于美学和艺术中之地位问题,是一个尤其困扰人的难题。王国维美学亦不免纠缠于无情与有情这一艺术的内在矛盾,不过他能将纯粹直观的理论贯彻到情感问题上,出色地化解了矛盾。

王国维力申审美活动与利害无关,为一直观活动,审美主体是“无欲之我”。在现实生活中,情感与欲望实极难划然分别。依审美无利害的逻辑,王氏似乎应该是一位艺术无哀乐论者,但是,他又论定文学二原质之一即为情感,倡“有我之境”,极为崇情。

将情感置于直观之下,作为境界,乃王国维美学的独到之处。他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处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诗歌之题目,皆以描写自己深邃之感情为主。其写景物也,亦必以自己深邃之感情为之素地……”“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激烈之感情,亦得为直观之对象……”作为文学原质之情感,它既是创作及欣赏的动力,又是它们的对象。

王国维认为,以诗人之眼观物,应禁绝感事、怀古、寿词等等。“人能于诗词中不为美刺投赠怀古咏史之篇……则于此道已过半矣。”之所以把美刺、投赠、怀古、咏史等划出“诗人之眼”的视野,显然是因为它们带有功利的情感,包括道德、政治、历史以及应酬请托等内容。这些诗篇,占了古代诗歌很大的比例,一概将之清理出诗歌审美的门户,足见他纯净诗情的用心。

然而,在王国维看来,喜怒哀乐也是人心中的境界,要之惟在其真与不真。诗人对自己可以忧生,对世界可以忧世。“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诗人之忧生也。“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似之。“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诗人之忧世也。“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似之。这些都是真感情,发抒之时,并无利害关系在里面。严格说来,喜怒哀乐都是与利害相关的,只有在一种情况之下,或可能脱离利害,那就是把它们都置于直观之下。此时,“诗人之眼”使它们从“特别之物”“遗其关系、限制之处”,喜怒哀乐就成为审美之境界了。王国维描述“优美”曰:“吾人之心中,无丝毫生活之欲存,而其观物也,不视为与我有关系之物,而但视为外物,则今之所观,非昔之所观者也。此时吾心宁静之状态,名之曰优美之情,而谓此物曰优美。”谁人若将本来对之具有生活之欲的物作无欲之观,则产生“宁静之无欲之情”,这就是真感情。真感情是人类所共通共享的,它是“通古今观之” 的“实念”。

对情感作纯粹直观,成为中国美学情感理论中继嵇康声无哀乐论、王夫之以节奏升华情感理论以后又一出色的解决方案。

(《浙江大学学报》2005年12月4日)

1.下列不属于王国维美学观点表现的一项是( )

A.王国维认为审美无利害,为一直观活动,审美主体是一“无欲之我”。

B.王国维力申审美活动与利害无关,而应产生“宁静之无欲之情”,是一位艺术无哀乐论者。

C.王国维将情感置于直观之下,认为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处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

D.王国维把美刺、投赠、怀古、咏史等划出“诗人之眼”的视野,是因为它们带有功利的情感。

2.下列理解与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有着强大的缘情传统,因而王国维美学也不免纠缠于无情与有情这一艺术的内在矛盾而不能化解。

B.为了纯净文学,王国维认为应把一切包括道德、政治、历史以及应酬请托等内容的文章清理出文学审美的门户。

C.喜怒哀乐很难跟利害无关,除非把它们都置于直观之下,也许这样才有可能脱离利害。

D.诗人现在去观照自己过去的生活,应视为与我有关系之物,而不能视为外物,这样才能产生人类所共通共享的真感情。

3.根据文中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之所以能成为千古名句,就是因为它表达了“通古今观之” 的“实念”,也就是真感情。

B.《登高》诗中作者所抒发的潦倒一生、年老多病、流落异乡的身世之感,既是创作及欣赏的动力,又是它们的对象。

C.李后主写作《虞美人》虽置于直观之下,但他自道身世之戚,只写切己之愁,因而应被清理出诗歌审美的门户。

D.感情本来其性质为私,就具有利害关系;而感情为直观所纯粹化,其性质为公,就转换为真感情。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B.2.C.3.C. 1.不是一位艺术无哀乐论者,原文信息为“王氏似乎应该是一位艺术无哀乐论者”) 2.(A“不能化解”错,原文信息为“出色地化解了矛盾”;B偷换概念,不是一切“文学”或“文章”,而是指“诗”;D“应视为与我有关系之物,而不能视为外物”说反了) 3.(李后主将个人感情直观化、纯粹化,已转换为真感情,因而是“优美”的)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