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下列对谢朓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题目详情

下列对谢朓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鬓不变?

A.诗中第一、二句用典精当,对仗工整,道出了离京的原因和路程。这里的“灞涘”即“河阳”,“长安”即“京县”。

B.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中的两句:“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与谢朓诗中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意思相同,不过形容过实,不如小谢的这两句诗鲜明空灵。

C.“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两句抒发了诗人延误佳期的惆怅,描摩出了诗人追悔不已、泪下如霰的情态。

D.诗人以“有情知望乡,谁能鬓不变”收束全诗,写的仍是傍晚时登上三山回望京都的情景,与开头相呼应。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