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京腔京韵北京话①在北京,你会听见最标准的普通话,但真正能够体现出这座城市特色和趣味的,还是充满了浓郁老北京风情的北京话。②北京话,是历

题目详情

京腔京韵北京话

①在北京,你会听见最标准的普通话,但真正能够体现出这座城市特色和趣味的,还是充满了浓郁老北京风情的北京话。

②北京话,是历史长时间冶炼、北方多民族交融的结果。古城北京历史悠久,又长期处于中原与北方民族的交汇处,所以,现代北京话中仍能找到前朝的古词,还能找到不少少数民族的语词。比如“嗷糟”(心烦或不净)、“水筲”(水桶),分别是元明两代的古语;北京人爱称呼的“您”,就是出自蒙古族,“大夫”则来自女真族。北京话的最后形成与满族入主中原有很大的关系。有些满语正式地进入北京话,比如请人谅解饶恕的“央个”,表示性格怪异的“各色”,都来自满语。此外,在腔调、语音上,北京方言也都受到满语的影响。同时,北京作为古都,上有宫廷语言,下有五行八作的市井语言。诸多因素融合在一起,便形成了字正腔圆、雅俗兼备的北京话。

③北京人说话简练不含糊,三言两语就能把话说透,体现着他们对人对事的态度。比如,要说起一个老于世故、逢场作戏的人,老北京人无需多费口舌,只用一句话概括:“见着是六月,见不着是腊月。”对不法商人在白酒、牛奶、豆浆等食品中肆意兑水的劣迹,老北京人讽之为“净跟龙王爷打交道”;而对办事毫无准备临阵磨枪的人,则必说“现上轿子现扎耳朵眼儿”,那口气里,含着善意的批评,也连带着几分同情。

④北京人说话透着股机灵劲儿,说出来的话,仿佛看得见摸得着,又形象又贴切,十分给力。比如,别扭,北京人说“窝心”;顺便,北京人说“捎带手儿”。商品售价贵得离谱,北京人就说那是“宰人”,仿佛卖货的就是一个刽子手;办事稀松,北京人说“不着调”,连调门都找不着的主,你还能指望他把事情干成了?天刚黑,北京人说是“擦黑”,刚和黑擦个边,这分寸劲儿!要是见你做了件极其糟糕的事情,把事情弄到难以收拾的地步,北京人就会感慨:“这下砸锅了。”锅是家里用来做饭的物件,如今锅都砸了,也就意味着全家都没饭吃了,足见这件事情的严重程度。

⑤北京话还特别有市井的感觉。尤其是生活在大杂院、小胡同里的老百姓,一张嘴就带着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说冬天刮大风,文人得用上“呼啸”、“凛冽”、“刺骨”等一大堆词,而北京目不识丁的老太太们,却都能用“针鼻儿大的窟窿斗大的风”这句话来形容,不经意间就达到了既对比又夸张的修辞效果。北京人把那些暧昧、隐蔽的事统称为“猫儿腻”,常爱说:“你别老是跟我玩儿猫儿腻”,或是“那点儿猫儿腻还瞒得了人?”其实,“猫儿腻”是从“猫溺”(即“猫尿”)演化而来的,因为猫撒尿后,总爱用爪子将尿用浮土盖上,故而“玩猫儿腻”常指隐私之事或背后的小阴谋。带着市井味儿的京腔,说出来顺口,听起来亲切。

⑥北京话以其京腔京韵的独特魅力勾画出一个听觉中的北京,它和视觉中的北京一样深远、广博,交错着历史和现实的光影。

1. 根据上文第②段内容,说说北京话的特色是怎样形成的。

答:                                      

2. 你从上 - 中读出北京话具有哪些特色?

答:                                      

3. 北京话独具魅力,在文学作品中常被大量使用。老舍作品就多用北京方言写北京人、北京事,京味浓郁,别具风格。在下面两则《骆驼祥子》的片段中,选取你感受最深的内容,简要品析老舍语言的“京味儿”。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 经过 历史长时间的冶炼;中原与北方多民族交融;宫廷语言与市井语言的融合。

2. 北京人说话简练不含糊,体现着对人对事的态度;北京人说出的话形象贴切,十分给力;北京话还特别有市井的感觉。

3
从《骆驼祥子》的片段中选择具体的语言实例,如“招呼吧”、“是福不是祸”、“满天打油飞”、“甭犯牛劲”。

看了京腔京韵北京话①在北京,你会听...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