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柳枝词郑文宝①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注①:郑文宝(953――10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柳枝词

郑文宝①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注①:郑文宝(953――1013),宋朝人,字仲贤,一字伯玉,福建宁化人。

(1)本诗第四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表达效果如何?(3分)

答:

(2)本诗原来没有诗题,后人根据诗歌内容补“柳枝词”为题,请分析一下后人补这一诗题的理由。

答: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 1 )①运用比喻,用“载”字把抽象的别情化为有形的、可以被运载的东西,更能显示出别情的沉重。②运用“移情于物”(拟人)的手法,“人自离别,却怨画舸”,似乎是这无情的画舸,在经过一段沉默难耐的等待之后,只等行人上了船,便毫不迟疑地把人载向江南。人情无奈,迁怨于物,如此言情,深婉蕴藉。(手法 1 分;好处分析 2 分,分析任答一种即可给满分 3 分)

2 )古代有折柳赠别的风俗,“柳”代表“留别”,以“柳枝词”为题能准确表现诗中的离情别恨( 2 分),同时,诗歌第一句“系”字暗写“潭柳”,以“柳”为题也切合当时情景( 1 分),因此后人补“柳枝词”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