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2014•镇江模拟)某小组同学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后,继续探究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实像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把发光物体A分别放在焦距f为15厘米、10厘米和5厘米的凸透镜前,按

题目详情
(2014•镇江模拟)某小组同学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后,继续探究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实像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把发光物体A分别放在焦距f为15厘米、10厘米和5厘米的凸透镜前,按正确的方法安装和调节好实验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每次都在光屏上得到发光体清晰的像,测量并记下相应的物距u和像的高度h,记录数据如表一、表二和表三所示.
 表一:发光体A                                                  
实验
序号
焦距f
(厘米)
物距u
(厘米)
像高h
(厘米)
1 15 20 18.0
2 15 30 6.0
3 15 45 3.0
4 15 60 2.0
表二:发光体A
实验
序号
焦距f
(厘米)
物距u
(厘米)
像高h
(厘米)
 5 10 20 6.0
6 10 30 3.0
7 10 40 2.0
8 10 60 1.2
表三:发光体A
实验
序号
焦距f
(厘米)
物距u
(厘米)
像高h
(厘米)
9 5 10 6.0
10 5 15 3.0
11 5 20 2.0
12 5 25 1.5
(1)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凸透镜焦距相同时,______,像越高.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实像的高度与凸透镜焦距的关系.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发光物体A的高度为______厘米.
(4)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5、9或3、6、10或4、7、11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______时,同一发光体通过凸透镜所成实像的高度是相同的.
(5)为了使该小组同学的探究目的更全面,你认为他们还应需添加的器材为______(甲/乙),重复上述实验.
器材:甲(焦距f为20厘米的凸透镜)   乙(高度h为2厘米的发光物体B)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①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数据及相关条件,同一发光体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像高随物距增大而减小;
②要研究凸透镜所成实像的高度与凸透镜焦距的关系,需控制物距相同,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次数1、5、11;或2、6;或4、8符合要求;
③根据表中第2次实验数据可知,焦距为15cm,物体放在30cm(二倍焦距)处,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高为6cm,发光物体A的高度也为6cm;
④综合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与5与9、3与6与10或4与7与11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以得出,同一发光体通过凸透镜所成实像的高度相同时,物距与焦距比值是相同的;
⑤为了使该小组同学的探究目的更全面,应更换不同的发光体多做几次实验;控制凸透镜的焦距不变,只改变发光体;
故答案为:①物距越小;②1、5、11;③6;④物距与焦距比值相同;⑤乙.
看了(2014•镇江模拟)某小组同...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凸透镜成像如果萧扬实验中意外将凸透镜摔裂,其中一半较完整另一半摔成碎片,他用剩余的较完整的一半凸透  2020-06-17 …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做实验,先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实验.接  2020-07-14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缩小的实  2020-07-16 …

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小明和同学利用桌上两个凸透镜A、B进行实验,A、B两凸透镜的焦距分别为10c  2020-07-20 …

(2012•攀枝花)如图甲所示,小李与小王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选取了一  2020-07-29 …

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手边有两种凸透镜供选择,分别为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A和焦距为20厘  2020-07-31 …

一位同学用类似图所示的器材做实验,先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屏上得打了清晰地缩小实像.  2020-07-31 …

某同学在做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透镜20cm的地方,当它向透镜移动时,其倒立的像  2020-11-03 …

武汉形象标识繁体篆书“漢”字为设计创意点,融入篆书写法,透出浓厚的楚汉文化韵味.这种设计()A.继承  2020-11-28 …

武汉形象标识繁体篆书“漢”字为设计创意点,融入篆书写法,透出浓厚的楚汉文化韵味.这种设计()A.继承  2020-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