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近年来,中国在对外交往和宣传中,频频出现“中国形象”的词语。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形象”有不同的含义。启蒙时代法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在启蒙时代,

题目详情

近年来,中国在对外交往和宣传中,频频出现“中国形象”的词语。不同历史时 期,“中国形象”有不同的含义。

       启蒙时代法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在启蒙时代,中国形象变为了启蒙思想家手中的一件武器。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风俗融为一体,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治久安。

                  ——据韦克吕耶斯《论 十七十八世纪法国文学中对中国现实的取舍》和许明龙

《18世纪法国思想家论中国的德治》

    (1)材料一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结合法国当时的情况,说明启蒙思想家将“中国形象”作为武器的目的。

19世纪末中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2)图片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哪些政治现象?对此,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应对,先后设计了各种救国方案。请列举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三个典型事例。

       近代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195 8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阶段:①尊敬阶段(1 8世纪)②轻视阶段(184 0-19 05年)③乐善好施阶段(1905-1937年)④赞赏阶段(1937--1944)⑤清醒阶段(1944-1949)⑤敌对时期(194 9-19 72)

    (3)简要分析材料中的第④个阶段形成的政治原因。

       当今少数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4)上图反映了少数西方人对中国形象的误判,认为中国是强大而邪恶的,美国经济受到中国经济的牵制。试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说明产生这种看法的原因。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以德治国”,全国上下都注重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风俗作为自身的行为准则,中国因而长治久安。

目的:启蒙思想家希望借中国形象,主张以人为本,依法治国,反对封建天主教会和君主专制。

(2)遭受列强瓜分,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举例说明:维新变法,救亡图存。查阅《孔子改制考》;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查阅《民报》;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查阅《新青年》;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查阅《民国日报》或《每周评论》等。(任选其中一点即可)

(3)第④时期:中美同属世界反法西斯联盟(阵营);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

(4)意识形态的矛盾;中国重返联合国,是世界多极化的重要一极;中国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增强;经济全球化,中美经济联系加强;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美国丧失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美国发生金融危机。



考点:
近代以来中国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形象。(1)“中国形象”可直接读取材料信息“用道德治理国家”目的可联系课本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运动的主要内容批判专制、否定神权、倡导理性。(2)从图片就可以看出此时列强准备瓜分中国。中国各个阶层掀起了救亡运动的高潮。可适当的列举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等相关内容说明。(3)抗战时期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得到国际的认可。(4)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国际地位不断地提高,改革开放经济实力也不断的增强;美国却是国际地位国家实力明显下降,这使得中国在西方某些人的严重又成为了“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