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7分)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初仕郡,举孝廉,除郎中。后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阕,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太尉李固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7分)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初仕郡,举孝廉,除郎中。后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阕,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
太尉李固表荐,迁为乐安太守。郡人周璆,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字而不名,特为置一榻,去则县之。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时遣书诣蕃,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
稍迁,拜尚书。时,零陵、桂阳山贼为害,公卿议遣讨之,又诏下州郡,一切皆得举孝廉、茂才。蕃上疏曰:“昔高祖创业,抚养百姓同之赤子。今二郡之民,亦陛下赤子也。致令赤子为害,岂非所在贪虐使其然乎?宜严敕三府,隐核牧守令长,其有在政侵暴百姓者,即便举奏,更选清贤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爱惠者,可不劳王师,而群贼弭息矣。”以此忤左右,故出为豫章太守。后迁大鸿胪。会白马令李云抗疏谏,桓帝怒,当伏重诛。蕃上书救云,坐免归田里。复征拜议郎,数日迁光禄勋。
永康元年,帝崩。窦后临朝,以蕃为太傅,录尚书事。时,新遭大丧,国嗣未立,诸尚书畏惧权官,托病不朝。蕃以书责之曰:“古人立节,事亡如存。今帝祚未立,政事日蹙,诸君奈何委荼蓼之苦,息偃在床?于义不足,焉得仁乎!”诸尚书惶怖,皆起视事。
灵帝即位,窦太后复优诏蕃,封蕃高阳乡侯,食邑三百户,蕃上疏力辞。蕃与后父大将军窦武,同心尽力,征用名贤,共参政事。而帝乳母赵娆,旦夕在太后侧,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与共交构,谄事太后。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用事泄,曹节等矫诏诛武等。蕃时年七十余,闻难作,将官属诸生八十余人,并拔刃突入承明门。王甫时出,遂令收蕃,即日害之。
论曰:桓、灵之世,若陈蕃之徒,咸能树立风声,驱驰险厄之中,与刑人腐夫同朝争衡,终取灭亡之祸者。彼以遁世为非义,故屡退而不去;以仁心为己任,虽道远而弥厉。功虽不终,然其信义足以携持民心。
(《后汉书·陈蕃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去则县之县:通“悬”,悬挂
B.坐左转修武令坐:因犯……罪
C.事亡如存事:侍奉
D.蕃常疾之疾:嫉妒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以谏争不合作《师说》以贻之
B.唯蕃能致焉或师焉,或不焉
C.蕃因与窦武谋之因人之力而敝之
D.若陈蕃之徒之二虫又何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周璆下陈蕃之榻,使者造假遭遇毒打,这两件事体现了陈蕃鲜明的个性特点。
B.陈蕃认为地方官吏贪赃枉法、虐待百姓是导致山贼危害一方的重要原因。
C.陈蕃和窦武密谋消灭宦官的事情泄露,太后命令曹节等人将两人杀害。
D.陈蕃宦海几起几落,这与他刚直不阿、爱民忠君的高尚节操分不开。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其有在政侵暴百姓者,即便举奏,更选清贤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爱惠者。(5分)
译文:                                                               
(2)彼以遁世为非义,故屡退而不去。(3分)
译文: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4】(1)(5分)如果有为政残害百姓的人,立刻就向朝廷上书检举,另选清正贤明、能够颁布宣扬法令、爱护百姓的人。()
(2)(3分)他们认为逃离尘世是不义的行为,所以多次遭到罢免仍然不肯离开。()

解析
【小题1】
分 析:
D项疾是憎恨的意思。

考点: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点评:
对于实词的理解,要注意联系原文相关内容,可用代入法,在理顺文章大意的时候就将这道实词题解决。每次遇到带点的实词,就将选项中的实词的含义代入,看是否通顺,这样以来,文章看完了,实词题也就解决了。

【小题2】
分 析:
D. 均为指示代词,这;A项,连词,因为/连词,来;B项,代词,他/语气词,不译;C项,副词,于是,就/介词,依靠。

考点: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点评:
这种题型是考虚词题最常见的题型,相对而言也比较简单,只要能将各个句子看懂,分辨出这几个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就行了。

【小题3】
分 析:
C “太后命令曹节等人将两人杀害”错误,原文为“曹节等矫诏诛武等”

考点: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点评:
这类题是对文言文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查,涵盖广泛,要求考生整体把握文意,是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高层次要求。题目所给选项特点是差别细微,似是而非,稍不留神就可能致误。做题要诀是严格比照原文,细心辨察正误。

【小题4】
分 析:
(1)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落实“其”“即”“举”、定语后置句各1分,句意1分
(2)这个句子中落实“遁世”、“退”“去”各1分,句意1分。

考点: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点评: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参考译文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最初,在郡里做官,被推举为孝廉,授郎中。因母亲去世,辞官居丧。服丧期满,刺史周景召他为别驾从事,因劝谏意见不一,弃符离去。
太尉李固上表荐举他,升为乐安太守。郡人周璆,高洁之人,前后郡守招请,不肯去。只有陈蕃能够招他去。陈蕃称他的字,不叫他的名。特别为
他安放一张床,周璆离开时,就把床悬挂起来。大将军梁冀是威震天下的人,当时派人送信给陈蕃,请陈蕃办私事。送信的人不得见,于是说假话请求见陈蕃,陈蕃发怒,把送信
的打死了,因罪降为修武令。
后升迁,被任为尚书。这时零陵、桂阳山贼为害,公卿商议要派军队去讨伐,皇帝又下诏州郡,所有讨伐有功者都可以保举孝廉、茂才。陈蕃上疏说“:以前高祖创立大业,
抚养百姓如同养育自己的儿子一样。现在二郡的老百姓,都是皇上的儿子,导致儿子们为害的原因,难道不是当地官吏贪污暴虐逼迫他们像这样造反的吗?应该严厉责成三府,暗
暗地考核州牧太守县令长,如果有为政残害百姓的人,立即向朝廷揭发,另选清正贤明,能够宣扬法令,爱护百姓的人去代替他们,这样可以不必烦劳国家的军队,却可以使所有
的盗贼平息啊!”(陈藩)因为这个得罪了皇帝身边的人,所以被下放到豫章郡担任太守。
后升任大鸿胪,恰逢白马县令李云上疏直言劝谏,桓帝大为震怒,李云应被处死,陈蕃上书救李云,获罪被罢免回家。又被征任议郎,几天之后,升任光禄勋。
永康元年(167),桓帝去世,窦皇后执掌朝政,任命陈蕃为太傅并管理尚书事宜。当时刚遭国丧,还没有确定皇位继承人,各尚书害怕触怒朝中权臣,都假称有病不上朝办
事。陈蕃写信责备他们说:“古人讲究节操,侍奉去世君主的态度如同他还活着一样。现在皇嗣还没有定下来,政事日益紧迫,诸君为什么抛弃国家的苦难不管,在家躺着休息
呢?在义已经很亏缺了,哪能谈得上仁呢?”各位尚书惶惶恐怖,都去朝廷办公。
灵帝即皇位后,窦太后再次下诏表彰陈蕃,封陈藩为高阳乡侯,食邑三百户,陈蕃上疏尽力辞让。陈蕃和窦太后的父亲大将军窦武,同心尽力,起用名流贤士,共同参与国家
政治。然而桓帝的乳母赵娆,早晚都在窦太后身边,中常侍曹节、王甫等同她勾结,讨好太后。太后信任他们,多次下诏令,给他们封爵授官。陈蕃常恨这帮人,决心消灭宦官。
恰逢窦武也有谋划,陈蕃于是与窦武商量。因为事情泄露,曹节等人伪造太后的命令杀了窦武等人。陈蕃当时七十多岁,听说变乱发生,率领属官和学生八十余人,一起拔刀冲进承明门。王甫当时从宫里出来,于是命令逮捕陈蕃,当日杀害了他。
史官评论说:桓帝、灵帝时期,像陈蕃这类人,都能树立好的风气名声,奔走于艰难险阻之中,和宦官同朝较量高低,结果招来杀身大祸。他们认为逃离尘世是不义的行为,
所以多次遭到罢免,仍然不肯离开现实;以倡导仁德之心为己任,尽管知道这条道路是漫长的,却更加坚定。事情虽然没有成功,但他们的信义,足以扶持民心。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图7中,不计桌面和空气阻力,被细绳拴着的小球在水平面绕O点做圆周运动,在Q点时细绳断开,小球的运动  2020-04-07 …

英语翻译我9月3日到9月7日一直在中国所以不能来上课.9月7日开始被隔离一周.这两周不能上课可不可  2020-04-11 …

元素周期表目前有7个周期.第123周期称为短周期,分别含有()()()种元素周期表目前有7个周期.  2020-05-21 …

关于元素周期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有7横行被称为7个周期B.元素周期表有18纵行  2020-06-09 …

吕宗尧:甲骨文中不会有周易的记载吧?甲骨文中不会有周易的记载?会有夏易、商易的记载吗?——吕宗尧命  2020-06-13 …

根据课文:7.文学常识填空。(1)周公,是西周初年家,姓,名,曾帮助灭商。(2)周公提出的六种“俭  2020-06-20 …

英语翻译1.她戴眼睛吗?2.我和朋友们去健身中心,每周两次.3.那顿饭怎么样?4.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2020-07-05 …

妈妈要给我补课补数学,而我已经补了一门英语星期6、7我还要补作文周6晚上.我不想补,而妈妈死缠着让  2020-07-07 …

有不同的中文书9本,不同的英文书7本,不同的日文书5本,…………计数原理II---加法原理有不同的  2020-08-02 …

解释下列句中加括号的词。(遂)下水()原文: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东周患之。苏解释下列句中加括号的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