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与方正学书王叔英仆于执事别十余年。其间情慕之浅深,书问之达否,曰事之细者耳,姑置之不足道也。惟执事之身,系天下之望。士之进退、天下之幸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与方正学书
王叔英
仆于执事别十余年。其间情慕之浅深,书问之达否,曰事之细者耳,姑置之不足道也。惟执事之身,系天下之望。士之进退、天下之幸不幸与焉。侧闻被召,计此时必已到京.获膺大任矣。兹实天下之大幸也,故敢有说以进于左右焉。
凡人有措天下之才者固难,自用其才者尤难。如子房之于高祖,能用其才者也;贾谊之于文帝,未能自用其才者也。何则?子房之于高祖,察其可行而后言,言之未尝不中,高祖得以用之,而当时受其利。故亲如樊、郦,不可得而问;信如平、勃,不可得而非;任如萧、曹,不可得而夺。此子房所以能自用其才也。贾谊之于文帝,不察其未能而易言之,且又言之太过,故大臣绛、灌之属,得以短之。于是文帝不能用其言,此贾谊所以不获用其才也。方今圣天子求贤用才之意,上追尧、舜,固非高祖、文帝可比;而执事致君泽民之术,远方皋、夔,亦非子房、贾谊可伦。真所谓明良相逢,千载一时者也。将见吾君不问则已,问则执事必能尽言;执事不言则已,言则吾君必能尽用。致斯民于唐虞雍熙之盛者,在是矣.岂非天下之幸欤!
虽然,天下之事固有行于古而亦可行于今者,亦有行于古而难行于今者。如夏时、周冕之类,此行于古而亦可行于今者也;如井田、封建之类。可行于古而难行于今者也。可行者而行之,则人之从之也易;难行者而行之,则人之从之也难。从之易则民乐其利,从之难则民受其患,此君子之用世。贵乎得时措之宜也。执事于此,研诸虑而藏诸心者非一日矣。措之犹反掌耳,尚何待于愚言之赘哉!然仆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故不能无言于左右耳。
夫人情爱其人之深,而虑其患之至者,必救其失于未患之先。苟待其既失而后救之。是乃爱之浅而虑之疏也,其得为忠乎?天下知执事之深,爱执事之至,如仆者固多矣,窃谓忠于执事,未有能有过于仆者,伏惟稍垂察焉。
(注:方正学(1357—1402),即方孝孺,明初著名学者。“正学”是他的书斋名。)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书问之达否达:达到,收到
B.言之未尝不中中:符合
C.故大臣绛、灌之属,得以短之短:轻视
D.而执事致君泽民之术泽:施恩泽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述能做到“时措之宜”的一组是(3分)
①贾谊之于文帝,未能自用其才者也
②子房之于高祖,察其可行而后言           ③文帝不能用其言
④如夏时、周冕之类,此行于古而亦可行于今者也
⑤如井田、封建之类,可行于古而难行于今者也
⑥可行者而行之,则人之从之也易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方孝孺被召进京将担大任,作者为此冒昧地写信给他,向他进言。
B.贾谊不像张良那样有人缘,得时势,受恩宠,因而处处受到排挤。
C.作者从历史经验的角度规劝方孝孺要从实际出发,不要泥古不化,使百姓遭殃。
D.作者极谦卑地表达自己对方孝孺的耿耿忠心,委婉地提醒方孝孺要防患未然。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侧闻被召,计此时必已到京,获膺大任矣。(3分)
(2)执事不言则已,言则吾君必能尽用。(3分)  
(3)夫人情爱其人之深,而虑其患之至者,必救其失于未患之先。(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C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1)从旁听说您被召见,估计这时候一定到了京城,接受重要职务了。
(“闻”1分, “计”1分,句意1分,共3分)
(2)您不说就罢了,说了我们的 国君就一定都采纳。
(“已”1分,“用”1分,句意1分,共3分)
(3)按人之常情,爱一个人很深,并且对他可能遇到的祸患考虑得周密的人,必定能在祸患尚未到来之前补救他的过失。
(“至”1分,“救”1分,“于”所在句式1分,句意1分,共4分)


小题1:说……坏话
小题1:①贾谊不善于运用自己的才学;③文帝偏听偏信,不善纳言;⑤井田制度、分封制度已不适应于当今。这些都是不能做到因时制宜的情形
小题1:贾谊受到排挤的原因在于他不能正确运用自己的才学而轻易进言,并且又说得太过分,导致大臣周勃、灌婴等人说他坏话。
小题1:略
译文:
我与您相别十多年,这期间,我仰慕您的感情的深浅,书信收到与否,只是小事罢了,姑且放着不提。只有您,关系着天下人的期望。您与士人的进用和废退、天下人的幸与不幸有关。听说您被召见,估计这时候一定到了京城,接受重要职务了。这实在是天下的大幸,所以冒昧地向您进言。
大凡天下有才学的人能被任用固然是难得的,但是善于正确运用自己的才学的人尤其难得。像张良对于汉高祖,能运用自己的才学;贾谊对于汉文帝,不能正确运用自己的才学。为什么呢?张良对于汉高祖,知晓事情可以实行再进言,进言没有不符合实际的,汉高祖任用他,当时就得到好处。所以像樊哙和郦食其和汉高祖那样亲密,也不能离间;像陈平和周勃被汉高祖那样信任,也不能指责;像萧何和曹参被汉高祖那样相信,也不能剥夺。这就是张良能正确运用自己的才学的缘故。贾谊对于汉文帝,不能正确运用自己的才学而轻易进言,并且又说得太过分,所以大臣周勃、灌婴等人,才会说他坏话。于是汉文帝不采纳他的言论,这是贾谊不能够运用他的才学的缘故。现在皇帝求贤用才的心意,向上可追尧、舜,原本不是汉高祖、汉文帝可比的;您辅佐国君、施恩百姓的方法,远的可比皋陶、夔,也不是张良、贾谊能比的。正如人们所说的明君良臣千百年来只能相逢一时。您如果见到我们的国君不被问就罢了,如果问到您就一定能畅所欲言;您不说就罢了,说了我们国君就一定都会采纳。使人民能处在尧、舜那样和乐升平的盛世,就在此时,这难道不是天下的大幸吗!
虽然如此,但是天下的事情本来有既能通行于古代又能通行于现在的,也有能通行于古代而难通行于现在的。如夏历、周代的礼帽等,这类既可通行于古代又能通行于现在;又如井田制度、分封制度等,可通行于古代而难通行于现在。可通行的通行,那么人们遵从它就容易;难通行的通行,那么人们遵从它也就困难。遵从它容易,那么百姓就以获得的好处为乐,遵从它困难,那么百姓就遭受那祸患,这就是君子治理国家的办法,可贵之处就在于能因时制宜。您在这些方面,精细考虑并藏在心里不是一天了,做起来如翻转手掌一样容易,还要等我多说吗?然而我听说有智慧的人考虑千次,一定有一次疏忽;愚笨的人考虑千次,一定会有所得。所以不能不向您进言。
按人之常情,爱一个人很深,并且对他可能遇到的祸患考虑周密的话,必定能在祸患到来之前补救他的过失。如果等到他已经产生过失,再去补救,这就是爱得不深从而考虑得不周,那难道是忠心吗?天下像我这样了解您很深,爱护您很周到的人,本来就多,我私下认为对您忠心的人,还没有能超过我的,请您稍稍体察。
看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与...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师昌绪:大科学家的小故事阅读答案师昌绪:大科学家的小故事阅读答案1.文章具体写了师昌绪这个大科学家  2020-06-10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下面的题.①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  2020-06-27 …

读书是风雅乐事阅读答案①我十分钦佩杨绛先生关于读书的观点: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  2020-07-13 …

阅读①有志于科学事业的青少年,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你是否从科学学习、科学探索中得到了快乐?快乐,给  2020-11-04 …

读书是风雅乐事阅读答案回答的好追加分我十分钦佩杨绛先生关于读书的观点: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  2020-12-22 …

阅读下文,阅读下文,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  2020-12-2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冯道字可道,瀛洲景城人也。事刘守光为参军,守光败,去,事宦者张承业。承业  2020-12-28 …

怎么扩大阅读面.记得读初中高中时还总是做语文阅读题和英语阅读理解题,感觉对拓展知识面很有帮助,有些阅  2021-01-04 …

作文以“阅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提示:可以写一段关于阅读的故事,可以写自己阅读时的领  2021-02-01 …

以“阅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提示:可以写一段关于阅读的故事,可以写自己阅读时的领悟,  2021-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