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父亲胡德斌一个老者蹲在阳光里,从清早开始,他在这儿蹲了半天了。此刻,他正清点他半天的收获,一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父亲

胡德斌

一个老者蹲在阳光里,从清早开始,他在这儿蹲了半天了。

此刻,他正清点他半天的收获,一张张皱巴巴的票子在他的膝盖上展平,然后,小心翼翼地叠好。他是来卖油果儿的。自从儿子娶了那个女人回来,在家里他日益显得碍手碍脚了。然而,他总得谋个生计。于是,他想出了一个主意,每天到对门店里揽一篮油果儿,拿到这儿来卖。行人如潮,谁也不去注意他。

一天她背着画夹子偶尔经过这儿,目光一下子被他吸住了。她胸前别着枚好看的校徽。这些日子她正为毕业作品犯愁。

她走向他,像株小白杨。小白杨轻轻叫了一下:“老人家,我给您画张像,好吗?”

画像?他瞪起眼,脸绷得紧紧的。继而,他抬起头,眯着眼睛打量了她一会儿,嘴角狡黠地咧了一下:

“好吧。不过,这些油果儿你全买了。”

“嗯。”她应着。

“五毛一个,十个,拿五块吧!”他转而一想,忽然想“敲”她几个。她踌躇了一会儿,掏出钱递过去。他犹豫了片刻,将五块钱捏在手里。

他往阳光里挪了挪,背靠着一截老树。她打开画夹子,用恬静、温柔的眼睛注视他。他让她看得浑身不自在,避开她的目光,朝远处看去。 远处,有些迷蒙,一位年轻的父亲牵着他的儿子,一路上蹦过来,那顶小花帽真漂亮。他叹了口气,眼底闪过一丝温情。然而,温情一瞬间便过去了

她合上画夹子,将十个油果儿留给老人,要了他的地址和姓名,像一朵云飘走了。

两个月后,他收到她寄来的信,信中还有一张市美术馆画展的参观券。

展览厅里,许多人围着一幅画,他也好奇地挤了进去。画面上一个苍老、寂寞的老人,蹲在一株老树下,老人的目光阴沉而悲哀,一缕阳光留恋地停在他的脸上,他的眼里透出一丝慈祥与温情。他和他对视着。他猛然间发现这个老人正是自己,他的脸陡然羞得绯红。半天,他将目光游移出这幅画,在一张小纸片上,吃力地读到那两个字:“父亲。”

父亲,这熟悉而遥远的名字。有那么好几次,他的儿子、儿媳带着冬冬经过他这个卖油果儿的老头的身边,竟离得远远的,像躲瘟神。他痛苦地哽咽起来,浑浊的老泪像虫一样爬出眼眶……

好些日子过去了,美术馆前,有个老者总蹲在那儿,手里捏了把皱巴巴的票子,说是要给女儿的。

7.选出对小说理解鉴赏不当的两项(5分)

A.文中的“她”是一个即将毕业的美院大学生,正为作品发愁时,热情的“父亲”主动为“她”解决了这一难题。

B.“他”是一个被儿子及儿媳遗忘了的慈祥、温厚、孤独、苍老的老人。展览馆的素描正是他真实形象的写照。

C.结尾一句“手里捏了把皱巴巴的票子”与开头“一张张皱巴巴的票子在他的膝盖上展平”相照应,形成鲜明对比,有力地揭示了“呼唤人间亲情”的主题。

D.小说以“父亲”为题的原因,“他”既是被儿子、儿媳厌弃的父亲,也是那位大学生追求的理想的父亲。

E.本文运用了描写、映衬、对比等手法,将父亲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感人至深。

8.第2段中画线的“那个女人”改为“媳妇”好不好?为什么?(6分)

                                                                           

9.第9段画线处的描述语句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6分)

                                                                         

10.小说倒数第二段中的“父亲,这熟悉而遥远的名字”中“熟悉”指什么内容?“遥远”又有什么含义?怎样理解“父亲,这熟悉而遥远的名字”?

请简要回答。(8分)

“熟悉”:                                                      。(2分)

遥远”:                                                          。(2分)

分析:(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7.AD

8.不好。感情色彩不同。“那个女人”中包含了“怨恨”“讨厌”的感情,而“媳妇”一词没有这种色彩。

9.此处描述的是一对父子的温馨画面,这让“父亲”想起了他以前和儿子的美好时光,与现在的父子关系及父亲的处境形成鲜明对比,更突出了“父亲”此时的无奈、辛酸与失望。

10.①“熟悉”是因为他有儿子、儿媳,是一位父亲。②“遥远”是因为儿子、儿媳对他不孝,远远地躲开他,好久没有父亲的感觉。③父亲是每个人都最熟悉、亲切的名字了,但于文中的父亲,他却很久没有感受到作为父亲的权利和温暖,不免感到是那么遥远。

【解析】

7.

试题分析:A.“热情的‘父亲’主动为‘她’解决了这一难题”错误;D.“小说以‘父亲’为题的原因,‘他’既是被儿子、儿媳厌弃的父亲,也是那位大学生追求的理想的父亲”说法错误。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8.

试题分析:回答本题,需要结合文本内容,联系主旨,结合“在家里他日益显得碍手碍脚了”这句话可以分析得出答案。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9.

试题分析:此题要求分析“远处,有些迷蒙,一位年轻的父亲牵着他的儿子,一路上蹦过来,那顶小花帽真漂亮。他叹了口气,眼底闪过一丝温情。然而,温情一瞬间便过去了。”这句话的内涵,需要重点抓住“温情一瞬间便过去了”这句话和全文的主旨加以分析即可。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0.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需要结合文本内容,结合主旨,联系“有那么好几次,他的儿子、儿媳带着冬冬经过他这个卖油果儿的老头的身边,竟离得远远的,像躲瘟神。他痛苦地哽咽起来,浑浊的老泪像虫一样爬出眼眶……”这句话加以分析、归纳即可得出答案。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文钱官司是什么?最近要打辩论赛.辩题是“一文钱官司是否应当受到鼓励”.但是我不知道一文钱官司究竟  2020-06-03 …

张岱的西湖七月半一文中“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志,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的意思  2020-06-19 …

材料一:1918年钱玄同在《新青年》上发表《中国今后的文字问题》一文,宣称:“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  2020-07-0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9年5月,劳尔·普雷维什在其《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  2020-12-01 …

1918年钱玄同发表《中国今后的文字问题》一文,提出“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字;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  2020-12-08 …

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  2020-12-20 …

1918年钱玄同发表《中国今后的文字问题》一文,提出“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字;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  2020-12-27 …

依据课文回答问题。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曾对本文的内容作了高度的概括:“文中指  2021-01-04 …

依据课文回答问题。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曾对本文的内容作了高度的概括:“文中指  2021-01-04 …

简答题半坡文化与何姆渡文化是同一时代的文化,为什么两地的房屋结构会有那么大的差异?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