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新中国的教育史仔细阅读材料材料一、1763年,普鲁士颁布强迫教育法令,拉开了义务教育的序幕。19世纪下半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颁布了普及义务教育的法令,

题目详情

【新中国的教育史】

仔细阅读材料

材料一、1763年,普鲁士颁布强迫教育法令,拉开了义务教育的序幕。19世纪下半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颁布了普及义务教育的法令,在全国确立和推行义务教育制度,各国逐步达成共识,确立了义务教育的一些共同原则:强制性、公共性、免费性、中立性、普遍性、平等性等。新时期中国教育开始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1)比较近代西方义务教育发展史,并结合新中国教育发展史的相关信息,指出中国义务教育的特点和举措。(8分)

材料二、、1979年6月,中国教育代表团访美国报告:

1 、学生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扬。

2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在他们手里,让地球翻调个头,好像都易如反掌。

3 、重音、体、美,而轻数、理、化,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则乏人问津。

4 、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

结论:美国的初级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可以预言,再过20年时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在同一年,美国教育考察团来访的报告:

1、 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放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时,举起右边的一只,否则不轻易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把手背在后面,室外活动时除外。

2 、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七点钟之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的最多的学生,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路边用早点。

3 、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据一位中国老师解释,它的意思是“学校作业在家庭的延续”。

4 、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一般会得到一张证书,其他人则没有。

报告的结论: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在世界上也是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他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的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20年时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甩在后面。

摘自《铁血军事网》

材料三、

截止2005年美国共有28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比例不到5%获得诺贝尔奖却占全球70%以上  。

美国通过国家和私人资金来源向基础研究投入了数十上百亿美元的经费。像贝尔实验室这样一些由公司资助的项目,将无数美元用于研究上

国家科学基金会主任丽塔·科尔韦尔说:“人们总将提出疑问,并朝着新领域迈出下一步。可是,许多国家存在一种传统的倾向,不敢打破现状,对长者或上司总是表现得毕恭毕敬。我敢说,美国科学家并不特别顺从于一些过时的想法。”美国学生更注重于独立思考,而轻视机械式的学习方式。

儒家文化“大一统”思想影响了我们的创新思维。“大一统”强调国家在政治和文化上的高度统一。“大一统”思想的积极意义是强调集体意识,但却抹杀了个人的主体意识和意志的自由。

——摘自《星辰在线》

(2)据你看,中美教育代表团的结论正确吗?为什么?(6分)

(3)在科学成果看,教育无疑是最重要的,据材料及所知信息,概括指出中美教育的最大差别是什么?(6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中国义务教育开展很晚;义务教育推行困难重重;具有公益性、强制性、免费性的义务教育;成效显著(或其他有道理的答案)。(4分) 举措:①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②1990年代提出科教兴国战略,③实施希望工程,加强老少边穷地区的基础教育。(4分) (2)不正确,双方都以各自的教育模式看对方;仅仅只是从小学教育的阶段和学生课堂上的外在表现来看都有失偏颇并且事实上,至今中国的科技仍远落后于美国(或其他有道理的答案)。(6分) (3)A类答案:教育的理念。(6分) B类:教育目标定位、教育思想、教育文化等;创新精神等。(4分)                                     C类:其他有效答案(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