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0分)倾听那涛声蔡永祥①听涛山,是湘西凤凰古城内的一座小山,依江而立,佳木葱茏,兰蕙芬芳,山泉淙淙。1992年5月10日,这座山显得格外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0分)

倾听那涛声

蔡永祥

①听涛山,是湘西凤凰古城内的一座小山,依江而立,佳木葱茏,兰蕙芬芳,山泉淙淙。1992年5月10日,这座山显得格外庄严肃穆。享誉中外的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在北京病逝四周年后,由夫人张兆和将骨灰捧回家乡,来此安葬。这颗生于斯爱于斯的灵魂,终于枕着涛声在这里永远安息。

②沱江的水,进入凤凰城时,绕了个圈子,拐了个弯,江水由此变得缓慢。它原来就清清凌凌、清亮可人,流动起来也是一副大家闺女的样子,温温柔柔、不紧不慢。几乎听不到涛声。流着流着,就到了跳岩处。一流到跳岩这里,就拥挤了起来,一起吼叫起来,显得异常热闹。白色的浪花高高飞舞,隆隆的涛声响彻云天。仿佛这涛声,就是专门让沈老听的,自从沈老长眠于此,这涛声仿佛就带着感情了。是啊,沱江甘甜的江水,哺育了沈老,沱江不息的涛声,一直在沈老的梦里啊!沈老在《心与物游》的开头这样说:“我的生活与思想皆从孤独得来,而这点孤独与水不能分开。”

③二十年代就蜚声文坛,1902年12月28日,出生在凤凰古城中营街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里。在沱江边,他度过了充满传奇色彩的童年。他在沱江连绵不息的涛声里,兴味盎然地习读着凤凰城内外,那本由自然和人事写成的社会大书,那无数平凡而新鲜的事物,总是牵动着他好奇的目光。沈从文先生默默观察着小城镇的众生百态,也在静默中明白了很多事情。这为他以后的文学道路奠定了基础。

④1924年沈从文先生开始文学创作,作品主要以湘西生活为题材,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语言格调朴纳传神,句式简峭,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给人教益和启示。

⑤沈从文先生魂归凤凰,他的骨灰一半撒入沱江之中,一半安葬在听涛山上。沈老墓地前临清澈亮丽的沱江,背靠风景秀丽的听涛山,四季鸟语花香、风光如画。这是一座别具一格的坟茔,没有凸起的坟土,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人工雕刻的痕迹,一块自墓穴后凿取来的不规则的天然五色巨石肃然矗立,成为沈老先生坟墓的独特标志。正面刻有沈老富有哲学内涵的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这是真性情的沈从文先生晚年对人生的彻悟。用他儿子沈龙朱的话说:“我觉得父亲在晚年的时候有一种对世事的洞彻,他已经能超越他的际遇看人看事了。”背面刻有沈从文姨妹、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张充和先生撰书,沈从文侄女婿、中央美术学院著名雕塑家刘焕素教授镌刻的挽联:“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蕴涵“从文让人”之意。又是沈老一生的真实写照。读其文、听其言、观其行,沈老之所以能长久地受到人们的敬仰,得到众多文人骚客的祭拜,不能不引人深思。一位中国文坛上的大师,生前没有显赫的地位,死后在自己喜爱的听涛山上也仅仅占了这么小小的一个地方,真是与众不同、“亦谦亦让”的沈从文!

⑥山是归根山,水是忘情水,石是三生石,倦游归来的沈先生,在这儿画上了他人生的句号。“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就回到故乡”,出生在凤凰的著名国画大师黄永玉这样写道。

⑦2007年5月20日,沈老的夫人张兆和女士的骨灰也被亲人捧着从北京移居听涛山。

⑧暮色中,沱江的水面上飘起了高高的一层白雾,如若仙境一般。这时的涛声也显得格外清晰、委婉,宛若不加修饰的苗家山歌,动人心魄。旁边的听涛山更加寂静,仿佛它也知道,有一对思乡的人儿,正在静静地倾听,倾听……

(选自2008年《散文百家》,有改动)

[注]三生石,传说中立在奈何桥边的一块大石头,能照出人前世的模样。

1.文章为什么称听涛山为“归根山”,沱江水为“忘情水”?(4分)

2.文章构思巧妙,以明暗两条线索穿插其中,试作简要分析。(4分)

3.文章开头和结尾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6分)

4.结合文章内容,探究“倾听那涛声”的含义。(6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因为沈从文一直念念不忘故土,在他死后四年终于魂归凤凰,叶落归根,所以作者称他安葬着的听涛山为“归根山”;(2分)沱江水让沈从文一生魂牵梦萦,不能忘怀,而今沈先生倦游归来,依山傍水,夙愿终于了结,灵魂可以安息。(“忘情”有告慰安息之意。)(2分)

2.本文以“涛声”意象为明线,勾勒出沈从文从出生在“连绵不息的涛声”里到成年,从走出湘西到“倦游归来”“安葬在听涛山”“枕着涛声”安息的人生历程。(2分)又以沈从文寄情山水、魂系故乡的深情为暗线,表达了这位湘西游子的赤子之心,以及人们对这位大师的文学成就、高尚人格的由衷赞美。(2分)

3.开头的环境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幽美的氛围,为写沈从文对故乡山水的思念和死后归葬听涛山作铺垫。(2分)结尾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听涛山的宁静祥和,委婉地表达了对沈从文高尚人格的赞美(或答:委婉地表达了对逝者安息的祝愿)。(2分)结尾与开头的环境描写相照应,使结构更完整;紧扣文题,深化了文章的主题。(2分)

4.①幼年的沈从文在沱江的涛声中成长 习读自然与人事两本大书。②离开凤凰的沈从文思念故乡,沱江不息的涛声一直在他的梦里。③沈从文归葬听涛山后,终于可以日夜静静倾听沱江的涛声。④瞻仰沈从文的墓地,感悟他深邃的思想和伟大的人格。(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设A、B均为n阶方阵,试问下列等式在什么条件下成立?(1)(A+B)^2=A^2+2AB+B^2(  2020-05-14 …

求以下作文题目最佳立意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蛹看着美丽的  2020-05-23 …

帮忙看下这个作文题目最佳立意是什么?不要为了采集花朵而徘徊不前,因为美丽的花儿会一路盛开着.根据这  2020-05-23 …

1.在一块表面积为6立方米的铁块上镀铜后,铁块的质量正佳了1.068千克.求所镀铜的厚度?  2020-06-07 …

结合语境,在横线上写出你积累的名言佳句.1.许多残疾青年不像命运屈服,勇于拼搏,创下佳绩,他们的迹  2020-06-10 …

求作文的最佳立意某驴友在网上发了几张偶然发现的一个古村落的照片,村子周边风景清幽,建筑虽显颓态求作  2020-07-05 …

桂花是人们的喜爱之物,自古至今,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吟诵桂花的佳句!1.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2桂  2020-07-12 …

冬冬,玲玲和佳佳同时请一个医生看病,冬冬需3分钟,玲玲需5分钟,佳佳需1分钟.要使三人看完病所用时间  2020-11-05 …

每一句都是一个字迷,连起来正好是一个完整的句子.鹅唱池边鸟惊飞,人立门前盼谁归.夕阳西下佳丽来,故人  2020-11-27 …

在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上,一举斩获本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三个重头奖项的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