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请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25字左右),然后写出新闻中议员和政务司司长共同强调一个重要词语。本报香港5月3日电香港特区立法会财委会今天下午通过特区政府关于向赈灾基金

题目详情
请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25字左右),然后写出新闻中议员和政务司司长共同强调一个重要词语。
    本报香港5月3日电  香港特区立法会财委会今天下午通过特区政府关于向赈灾基金拨款1亿港元,捐助四川省政府开展芦山地震救灾工作的决议。
    财委会以37票赞成、23票反对及1票弃权,通过决议。有议员提出,特区政府拨款给当地,要有机制监管善款用途。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说,特区政府有责任监管捐款的用途,会向立法会提交评估报告。
(原载2013年05月4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请你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如图,在田字格里用规范的楷体字把下面的对偶句补充完整。
作业帮
(2)请根据你的生活体验,以本考卷25题的新闻和26题的图片为材料(也可只选择其中一个为材料),借鉴初中语文教材相关的。
(3)“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写作”,设计一次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要求有活动主题(名称)和活动简要过程。
作业帮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概括一句话新闻的概括能力.首先找出这则消息的导语,即第一段;然后按照“人物(或组织、团体等)+事件”的形式提炼出主要事实.组织:香港特区立法会财委会.事件:通过特区政府关于向赈灾基金拨款1亿港元,捐助四川省政府开展芦山地震救灾工作的决议.如果这样表述的话就超过了规定的字数,所以需要在此基础上加以浓缩提炼,提炼出关键词“通过”“拨款1亿港元”“捐助四川”“救灾”“决议”,最后整合表述.对第二个问题,在材料最后一段筛选出议员和政务司司长共同强调的“监管”一词即可.
(2)补充对联时,要看一下上联或者下联此位置的相关字词、根据词性和词义来确定此位置的词语,一般的原则是:相同位置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者相对、字数相等.
(3)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的书写格式:活动目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地点;时间安排;用具准备;人员分工;指导教师;预期成果等.
答案:(1)香港特区立法会通过拨款1亿港元捐助四川赈灾的决议(2分);监管(1分).(共3分)
(2)农村或社会等(1分),奔(建)小康(1分).(共2分)
(3)开放题,强调符合题意和生活实际.25题的新闻宜从灾后重建方面考虑,26题的图片宜从社会的发展变化来考虑.(3分.主题(名称)1分,过程2分)
示例:家乡的变化
【设计思路】
1、发挥联想,选定课题
利用家乡正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契机,引导学生感受身边的变化,感受家乡所焕发的勃勃生机.同时通过自己的视角审视家乡的建设,能提出合理的建议,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家乡建设,这种了解和探索有利于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审美意识并增强其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懂得合作的重要,并使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审美情趣得到发展,同时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2、尊重主体,搜集信息
以人为本,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所在.活动中,根据信息来源的途径不同,要求分成五个小组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愿选择组别,自主选择合作伙伴,自主选择搜集的主要内容.这样,处处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尊重差异,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积极性.
3、综合智能,整理信息
 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和多种方法搜集来的信息是零散的、单一的,就必须要求学生学会对材料进行筛选、分析、汇总,要为我所用.学生有的画一画,有的写一写,有的制成图表,有的摄影,还有的摄像.小组成员分工协作,运用语文、数学、美术、自然、科学技术等多种学科知识,综合多种智能来整理信息.
4、发展个性,交流信息
学生个性千差万别,各有所长,也各有特色.他们中有内向的,有外向的;有能说会道的,有挥毫泼墨的,有载歌载舞的,也有操作电脑的…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爱的方式,交流获得的信息,展示自己的成果,从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张扬自己的个性.
5、情感升华,总结课题
这一课题贴近学生的世界,学生亲临现场,去看,去听,去想,去写,去画,去摄,感受全过程,这样的耳濡目染,切身体验,学生难以忘怀,热爱家乡的感情油然而生,学生在知道家乡的昨天和今天后,让他们展望海门未来,描绘海门蓝图,这时,作为海门小市民的学生,充满了对家乡的自豪感,学生的心灵得到震撼,情感得到升华.
【活动目标】
 1、指导学生多途径地收集信息,了解家乡的巨变,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并立志努力为建设家乡而刻苦学习.
2、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小组合作,处理信息,学会多种形式整理信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通过多角度地展示信息,交流信息,让学生学会文明交际,分享信息资源,发展学生人格个性.
4、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培养学生做21世纪的社会人,促使学生在本课程的积极参与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
【实施步骤】
1、活动准备阶段.
2、调查研究阶段:走访、查找资料、搜集并筛选资料,填写调查表格,撰写调查报告.
3、汇报交流阶段.
4、成果展示阶段.
【活动过程】
 一、搜集信息
 1、师生讨论,明确收集的目的和途径.
根据途径的不同,分成五大组:采访组、考察组、调查组、查阅组、网络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自由组建小组.
 2、分组搜集,确定搜集的内容.
 采访组:深入工厂、邮局等单位采访,了解产业规模的变化及通信设施、手段等方面的变迁.
考察组:走街串巷,实地参观考察道路交通等方面的变化.
调查组:以一个有代表性的家庭为例,调查他们家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革.
查阅组:到阅览室、图书室、社区、档案局等地方,搜查翻阅有关家乡变化的资料.
网络组:通过上网的方式,下载一些关于城市发展变迁的信息.
3、时间:一个月
二、整理信息
 学生多种渠道多种方法收集来的信息是零散的、繁多的,因此,要求学生学会对材料进行选择、整理,要为我所用.
1、围绕主题,确定重点.
 反映家乡的变化的材料很多很多.交流时不能面面俱到,因此,整理信息时首先要根据收集的内容来确定重点;其次,要围绕重点筛选材料,与重点有关的整理得多一些、细一些、详一些,其余材料可略,甚至可以不用.
2、根据重点,确定形式.
 收集了大量的信息,也确定了重点,就要考虑以什么形式来汇报,形式的选择,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可以是图片、文字、表格,也可以是摄影、摄像等,当然也可以多种形式兼而有之.
3、时间:一个月
三、汇报交流
四、成果展示
看了 请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2...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