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追寻那遥远的美丽梁衡快20年了,总有一个强烈的向往,到青海去一趟,这不只是因为小学课本上就学到的柴达木、青海湖的神秘,也不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追寻那遥远的美丽

梁衡

  快20年了,总有一个强烈的向往,到青海去一趟,这不只是因为小学课本上就学到的柴达木、青海湖的神秘,也不只是因为近年来西北开发的热闹。另有一个埋藏于心底的秘密,是因为一首歌,那首《在那遥远的地方》,还有它的作者,像一个 幽灵 似的王洛宾。

  今年夏末,才有缘去 朝圣 。汽车翻过日月山口的一霎间,我像一条终于跳过龙门的鲤鱼,像那个千磨万难之后到达西天的唐僧。日月山口是当年藏王亲迎文成公主的地方。山下是一马平川,绿草如茵,起起伏伏的一直漫到天边,我不由想起了“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古老民歌。远处有一汪明亮的水,那就是青海湖,是配来映照这蓝天白云的镜子。我们的汽车像撒欢的马驹,追着天边的云朵。路边闪过一条金色的彩带,那是一片片正在开花的油菜。微风掠过草面,送来一阵远古的苍茫。那首歌就诞生在这里,青海湖边这片被称为金银滩的草原。

  这里的草如毯如毡,将大地包裹得严严实实,除了水就是浓浓的绿。而这绿底子上又不时钻出一束束金色的柴胡和白茸茸的香茅草,远望金银相错,如繁星在空。牛羊漫过天边,帐篷旁闪过姑娘的彩裙,牧人悠然扬鞭,带着他的歌声翻过山梁……当年26岁的王洛宾云游到这里,只因那个17岁的卓玛姑娘用鞭子轻轻的抽了他一下,含羞拍马而去,他就痴望着天边那一团火苗似的红裙,脑际闪过一个美丽的旋律——在那遥远的地方。

  天才之作总是合天时地利之灵气,妙手偶得。如王羲之的《兰亭序》,如罗丹的《思想者》。据说《蓝色多瑙河》是约翰·斯特劳斯在餐桌上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还差一点被妻子洗掉。卓玛确有其人,是一个牧主的女儿。当时王洛宾在草原上采风,无意间捕捉到她的倩影,这倩影绕心三日,挥之不去,终于幻化成一首美丽的歌,就永远定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卓玛一辈子也没想到她那轻轻的一鞭会抽出一首世界名曲。

  我突然想到这自然世界和人的内心世界在审美上是多么相通。你看遥远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长距离为人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如悠悠的远山,如沉沉的夜空;朦胧的东西是美的,因为它舍去了事物粗糙的外形而抽象出一个美的轮廓,如月光下的凤尾竹,如灯影中的美人;短暂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它只截取最美的一瞬,如鲜花的盛开,如故人的邂逅;逝去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它留给我们“永不能再”的惆怅,也就有了永远的回味,如童年的欢乐,如初恋的心跳,如破灭的理想。陈毅论国画艺术有诗云:“大师撮其神,一纸皆留住。”王洛宾真不愧为音乐大师,对于天地间和人心深处的美丽,做到“提笔撮其神,一曲皆留住。”他偶至一个遥远的地方轻轻哼出一首歌,一下子就幻化出一个叫我们无法逃脱的光环,美似穹庐,笼盖古今,直到永远。

1.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动词,指出其表达效果。

牛羊 过天边,帐篷旁 过姑娘的彩裙,牧人悠然扬鞭,带着他的歌声翻过山梁……

漫:________。

闪:________。

2.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含义。

(1)还有它的作者,像一个 幽灵 似的王洛宾。________。

(2)今年夏末,才有缘去 朝圣 。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第1题考查的词语的妙用。在答题时,必须结合语境,看看这两个动词在句中有何表达作用,有何准确性或生动性。“漫”的主语是牛羊,牛羊漫过天边,一方面说明牛羊之多,另一方面说明了草原的辽阔。“闪”的主语是姑娘,也就是说姑娘在帐篷旁闪过,这既写出了姑娘的活泼轻快,也写出了身影消失之快。   第2题考查的是字词的含义。对字词的理解必须本着字不离句,句不离段的方法去思考,不能断章取义。第(1)句的意思是《在那遥远的地方》的作者王洛宾像个幽灵似的,在作者心中是很神秘的。那么“幽灵”的意思可理解为“传奇”或“神秘”的意思。第(2)句在文中的意思是以前一直想去青海,但没有机会,今年夏天,才有缘去,那么“朝圣”的意思可理解为“怀着神圣的心情去探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