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蓝田书院中的一件长衫禾源①拜谒神往已久的蓝田书院,动之情要止于礼,是我心中的谱。心有谱,行中规,我脚轻步稳,随着一渠活水相引走向书院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蓝田书院中的一件长衫
禾 源
①拜谒神往已久的蓝田书院,动之情要止于礼,是我心中的谱。心有谱,行中规,我脚轻步稳,随着一渠活水相引走向书院。
②先生说读书要“心到、眼到、口到”,读蓝田书院堪比一本厚书,我不敢敷衍,进书院之前,要在院前的“洗墨池”洗心照面,让心纯面清。
③“洗墨池”是先生得意于笔墨后的一个封号,月光下池如小点,先生斜影如逗,在书院门前点上这一符号,意味着先生当下要别过笔墨。先生把笔探入池中,又从池中提起笔,捋下一管水,滴水入池,咚咚有声,这也许是先生得意的心曲。墨香弥漫院中,墨韵留在纸上,多少哲思,多少才情都流淌在笔墨间。在月光下,洗墨池旁捋下这一管管的水,是多么轻松得意的一刻。先生听完,或者说是唱完这一曲,如捻须般捏捏笔端的狼毫,背上月光回书院中去。
④我凭池中一鉴之水,想起了先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诗句,想着能否借此一鉴之水,邀请来先生共影徘徊,我便临池照影。风吹水漾,水波揉搓着身影,一折一舒的影子是我变形的身子。可我捞起自己的影子,没捋下一滴水,没听到一点声响,怀疑是不是我心顽痴,浸水不沾?不是的,我终于明白,先生是天光,我只是云影,于是我的影子敬拜得伏地而行。看看影子,拍拍胸脯,感觉先生抖了抖长衫,今天给我上的第一课便是:大丈夫即便能立行于天下,务必要以谦逊之影相随。想到兹,念到兹,我仿佛也听到了滴水回音,也有着先生笔墨后的那种快意。
⑤“珠明碧海,玉润蓝田”配着“蓝田书院”的匾额,见联追古,我自然想起了李商隐的诗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可是一首情深深、意切切的情诗。先生是取诗意,还是别有用意,或为暗合,我为之疑惑。我借来先生一点点勤学善思的品质,把手背起,踱着方步寻找着答案。
⑥眼睛搜寻的都是显眼的一切,这一切彰显的是形象、是尊严、是痕迹、是彰表。我决定不用眼,而用嗅觉,可崭新的书院漆味浓郁,这里嗅不到别的气息,我便轻盈移步到负在吐水研墨鳌鱼石背上的魁星阁,打开阁窗,招来清风,寻味着亘古之气,这一来,感觉迎面袭来的是山风田息,闻到的是禾香野嗅,这些气息是因为书院坐落群山环绕的田畴间吗?是,也不仅是,更多的应该是先生那件能兜风的长衫沾露粘雾带回的。先生月下探泉,取水煮茶,飘飘长衫,拂一路风尘野嗅,能不粘花香禾嗅吗?再说先生有着究天察世的情怀,能拒绝这些吗?题“引月”款出“茶仙”多有自然之趣,这些离不开野嗅的浓熏。
⑦先生还时常游说乡野,穿梭于阡陌里弄,这长衫能不吸这些乡土气息吗?先生还秉承孔夫子“有教无类”的公平教育理念,那些一身土气
的学子,牵襟扯袂,先生能不接纳这些山野之气吗?先生的长衫,接纳了这一切,于是他一袖挥出是墨香,一袖挥出是草味,多可爱的先生!
⑧隐隐感觉走在山野的长衫是风水先生,走在阡陌的长衫是乡村郎中,出没在深山的长衫是躲避炎凉世态的隐士。我兴奋地把自己这个并不高耸的鼻子,摸了又摸,让它继续扯着先生的长衫,抖了又抖。长衫呼呼作响,告诉我说,先生的长衫,就是先生的长衫,什么都不是,又什么都是。先生的长衫腹面常临墨池,面对学子,笔挺挺立起的是圣贤绝学与体面师道;长衫的背面负着时光,渍出汗汁,负的是历史的重担。先生是为教化而来,是奉历史使命而往。“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先生为此让长衫扶风而行,教化于天下。杉洋是先生教化的一站,这一站因有先生而钟灵毓秀,书院中的鳌鱼石终于成就了杉洋学子独占鳌头,得中状元;后山的纱帽岩终于让杉洋人才辈出,显贵的旗杆林立;凤林栖霞、狮岩负雪终于让杉洋的乡民出孝入悌。先生的长衫如长空白云,让人高瞻敬仰,先生的长衫如一片祥气,罩着一方方得以护荫的人。
⑨书院书声又起了吧!我下次来不用眼看,不用鼻嗅,我要用耳听,听听先生长衫福荫的大地,有人在解读“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无以异也;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不在兹乎?”有人在传承“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的家训。
⑩先生,让我拽紧您的长衫,扯住几丝墨香草嗅,行走在热闹的大街和巷陌中。不为什么,只为有一缕根丝把自己当风筝放飞。
(2013年5月17日于听雨轩)
【小题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文章以作者的游踪为行文的顺序,分别从视觉、嗅觉、听觉等几个方面来组织材料,抒发了作者造访蓝田书院的感慨。
B.文章第①段概述作者游览蓝田书院时恭敬、敬仰之情,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并且在结构上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C.第④段中“可我捞起自己的影子,没捋下一滴水,没听到一点声响”,运用神态描写,反衬“先生”的形象,看似无理,实则生动形象。
D.“一件长衫”运用象征的手法,既指“先生”的先贤大儒的身份,又象征着“先生”的精神品质,含意丰富蕴藉,给人以无尽的联想。
E.文章巧妙地将记叙、议论、抒情融合在一起,语言清新流畅,诙谐幽默,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俊美的审美愉悦。
【小题2】文章的“先生”是指谁?文章提到了“先生”哪些方面的主张?请分条概括。(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文章多处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请结合文本试举两例说明。(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有人说文章的第⑩段作为结尾似乎画蛇添足,你是否同意此观点?请结合文本加以探究。(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CE

【小题2】朱熹(1分)(1)读书方法上:主张“心到、眼到、口到”。(1分)(2)处世做人上:强调谦逊的态度。(1分)(3)教育理念上:主张“有教无类”的公平教育。(1分)

【小题3】(1)文章第③段实写洗墨池,虚写先生在洗墨池洗墨的情景,丰满了先生的形象。
(2)文章第⑥段实写闻到禾香野嗅,虚写先生穿着长衫的情景。(能从其他地方找到虚实结合的手法,只要说明正确,也可)

【小题4】我不同意此观点。(2分)(1)结构上:文章最后一段总结全文,照应标题,使文章结构完整。(2分)(2)表达方式上:作者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先生的崇敬之情。(2分)(3)主旨上:升华情感,深化文章主旨,点明先生对作者在现实社会中的影响。(2分)

解析
分 析:


【小题1】C.这句话运用了细节描写;E.“诙谐幽默”属于无中生有。

分 析:


【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概括时要注意抓住文章表现朱熹的几个方面来组织语言。

分 析:


【小题3】一要找出虚实结合的例子,指出哪里是实写,哪里是虚写;二要概括其写作效果。

分 析:


【小题4】解答探究类的题目首先要明确观点和态度,其次要说明理由。理由可从结构、写法(包括表达方式在内)、主旨等几个方面来说明。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蓝田...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促进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的发展的是①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②鲁国实行“初税亩”③秦国实行“依军功  2020-05-13 …

一道概率题一辆出租车在肇事后跑了,该城市有两家出租车公司,一家是蓝色的,一家是绿色的.现给予以下数  2020-06-13 …

1.八月中旬稻田不灌溉,还要排干稻田积水,进行“烤田”目的是?2.仲秋季节不少农民在田里焚烧稻秆,  2020-06-20 …

在我市某生态农场的稻田里套养大闸蟹,大闸蟹以稻田里的害虫、螺蛳及鱼虾等为食,不但生长快,而且还提高  2020-06-29 …

阅读下文,完成1——4题。亚麻田里蓝莹莹[俄]B.P阿斯塔菲耶夫①蔚蓝的天空下,一片蔚蓝的田野。②  2020-06-29 …

蓝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重的动物,一头6吨重的大象只相当于南鲸体重的二十八分之一,算一算蓝鲸的体重.  2020-07-01 …

田野里的母亲阅读答案,急求!①我曾见过母亲独自一人在田地里忙碌的情景,四周是一望无垠的庄稼,母亲蹲  2020-07-04 …

“客行田野间,比屋皆“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这首唐诗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  2020-07-22 …

土地兼并与集中,是我国古代土地私有制的突出特征,宋代的土地兼并尤为突出,主要原因是A.宋代实行“以军  2020-11-08 …

蓝莓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保健水果,我国从1998年率先引种美国蓝莓,目前已筛选出“美登”、“坤兰”等  2020-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