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2017年2月19日,是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逝世20周年,现在让我们一起随着这位伟人不凡的足迹,感受他不朽的人格魅力。材料一(1)观察理解材料一,图一漫画反映的历史事

题目详情
2017年2月19日,是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逝世20周年,现在让我们一起随着这位伟人不凡的足迹,感受他不朽的人格魅力。
      材料一
作业帮
(1)观察理解材料一,图一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图二是位于江苏省徐州市的一处大型雕塑(从左起第二领导人是邓小平同志).这座雕塑纪念的是解放战争中,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基础的哪一次军事行动?
       材料二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亡党亡国。    -- 邓小平1978年12月的中共中央工作回忆上的演讲
(2)为纠正材料二中 “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错误,我党在思想理论方面是怎样努力解决的?
       材料三   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
(3)材料三所述“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什么历史事件为开端? 在这一事件中,党和国家上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中国“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材料四   7月9日,路一大队第五生产队在我家门口的树底下召开社员会,讨论本队实行哪一种生产责任制。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只有公寿妈和我说是“应该包产到户”……
--摘自 陕西农民侯永禄的日记(4)材料四中 “包产到户”指当时在农村实行的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有什么作用?我国为融入世界,在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我们永远铭记。第一扇‘窗’特指什么?
       材料五   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发展经济是关键;发展才是硬道理。
--邓小平(5)材料五反映我国1992年哪一事件的内容?这一事件对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有怎样的作用?
        材料六   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仍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邓小平(6)材料六中,针对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的创造性构想什么?这一构想的前提是什么?
         材料七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7)一句朴素的话语,却含着儿子对母亲深深的爱恋。纵观以上材料和有关知识,你从邓小平同志身上学习到哪些优秀的精神品质?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据材料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7年8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图二是位于江苏省徐州市的这座雕塑纪念的是解放战争中的淮海战役,淮海战役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1948年11月,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统一指挥下,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发起了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人民解放军先解放徐州,又在河南东部全歼敌军.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
(2)据材料“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亡党亡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纠正材料二中 “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错误,我党在思想理论方面展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3)据材料“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所述“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党和国家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中国“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的指导思想是邓小平理论.
(4)据材料“ 7月9日,路一大队第五生产队在我家门口的树底下召开社员会,讨论本队实行哪一种生产责任制.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中 “包产到户”指当时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我国为融入世界,在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我们永远铭记.第一扇‘窗’特指深圳.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建立经济特区,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深圳在短短几年内,国民生产总值猛增,从一个小渔村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5)据材料“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发展经济是关键;发展才是硬道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五反映我国1992年南方讲话;南方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6)据材料“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仍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针对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的创造性构想是“一国两制”;这一构想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7)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学习勇于拼搏和奉献,自强不息等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忧患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树立开放意识,善于吸取世界先进科技文化,吐故纳新等等.
故答案为:
(1)事件: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或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或千里跃进大别山);军事行动:淮海战役.
(2)解决:展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事件: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策: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4)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作用: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深圳.
(5)事件:南方讲话(或南方谈话);作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6)构想:“一国两制”;前提:一个中国.
(7)精神:学习勇于拼搏和奉献,自强不息等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忧患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树立开放意识,善于吸取世界先进科技文化,吐故纳新;等等.(此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看了2017年2月19日,是中国改...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两句诗表明A.意识很难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B.人们对同一事物的  2020-05-12 …

一只羊被拴在一根木桩上,狗看见了:你怎么整天呆在这里什么也不干呢?羊回答:谁说的?主人信任我,让我  2020-06-23 …

意识的本质是()A.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B.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C.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2020-07-21 …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概念反映了物质具有()①客观性②主观性  2020-07-29 …

选词填空(每词只能用一次)继续连续陆续1.电影快开映了,观众走进电影院。2.战士们顽强战斗,击溃了  2020-08-04 …

(2009•乐山)关于下面两张图片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甲图乙图A.甲图反映的其后在南美洲分布最广  2020-11-12 …

谣言被转发一万遍也不会成为真理,这是因为()A.谣言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B.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是具体的  2020-11-21 …

小青和同学们一起完成了氢气燃烧的实验,并绘制了该反映的微观示意图.请你和她讨论下列问题:(1)图中①  2020-11-23 …

读下面景观图片,回答问题。1.甲图景观的形成突出反映了2.乙图中构造形成及出露形成景观的主要原因是A  2020-12-21 …

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①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②是否符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2020-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