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四川汶川发生震惊世界的大地震,13亿同胞时刻关注灾后的救援工作.(1)震后72小时被称为救援生命的“黄金时间”.这是因为人在不吃、不喝的情况下,三天是生存极限.在本次地震中

题目详情
四川汶川发生震惊世界的大地震,13亿同胞时刻关注灾后的救援工作.
(1)震后72小时被称为救援生命的“黄金时间”.这是因为人在不吃、不喝的情况下,三天是生存极限.在本次地震中创造了许多的生命奇迹,有的人在被埋一百多小时后靠喝自己的尿液活了下来.人在缺水的情况下仍有尿液排出的原因是___;尿液能维持生命是因为尿液的主要成分是水,水对人体非常重要的原因是___.
(2)搜救人员会给刚救出的伤员遮住眼睛,因为长时间在黑暗环境中___,突然接触强光会灼伤眼睛,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3)对不能自主活动的伤员,搜救人员不是随意搬动,而是用硬板担架将伤员平卧抬出,以保证头颅、颈部和躯干处于水平状态.这样做的原因是___.
(4)“可乐男孩”薛枭因右臂被压,组织坏死而截肢.被压过久导致组织坏死的原因是___.
(5)为防止震后出现疫情,政府及时采取了一系列防疫措施,其中对饮用水和环境进行消毒属于预防传染病的___措施,为儿童接种甲肝、乙脑疫苗属于___措施.
(6)现在,灾区的中小学生都已复课,但是有些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来自各地的心理咨询师也在进行着积极的心理康复工作.这是因为健康是指一种___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水分是构成组织的主要成分,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及废物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运输,有的人被埋一百多个小时靠自己的尿液活了下来,是因为这样做可以补充体内的水分,人在缺水的情况下仍有尿液排出,原因是体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了水分,废物溶解在水中形成尿液排出.
(2)地震中获救的人员,长时间的被压在光线很弱,甚至是漆黑的环境里,瞳孔长期处于放大状态,无法及时变小,如果突然受到强光的刺激,会损伤眼睛的视网膜.
(3)为避免造成脊髓损伤,对不能自主活动的伤员,搜救人员不是随意搬动,而是用硬板担架将伤员平卧抬出,以保证头颅、颈部和躯干处于水平状态.
(4)人体组织正常的生命活动需要一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可乐男孩”薛枭因右臂被压过久,被压肢体血液循环受阻,就会造成组织缺氧、营养物质而发生坏死.
(5)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对饮用水和环境进行消毒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切断传播途径,为儿童接种甲肝、乙脑疫苗属于措施保护易感人群.
(6)健康不仅仅是身体上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故答案为:(1)体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水;人体的结构和生理活动需要水;
(2)瞳孔长期处于放大状态,无法及时变小;
(3)避免造成脊髓损伤;
(4)被压肢体血液循环受阻,组织细胞得不到氧气、营养而坏死;
(5)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6)身体上、心理上.
看了四川汶川发生震惊世界的大地震,...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地震时,震中同时向各个方向发出纵波和横波,传递速度分别是5.94千米/秒和3.78/秒.某次地震,  2020-05-17 …

地震时震源的振动以横波和纵波两种形式向外传播,两种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并不一样,分别约为3.4km  2020-06-05 …

1.声音在各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对不对?2.一、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二、地震时会产生地震波,这  2020-07-13 …

地震时,我们应()A.初震时,稳定情绪迅速跳出窗B.强震时用书包保护头部,蹲到课桌的侧面C.剧烈震  2020-07-15 …

当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地震震时,尽量从屋内跑向屋外B.在室内避震时,最好躲到坚固家具  2020-11-06 …

(新课标试题)下列甲图为地震波典型时距曲线(表示地震时纵波和横波到达不同地震台站所需的时间)图,乙图  2020-11-10 …

近期,云南强烈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B.地震  2020-11-28 …

初一物理题某次地震震源深度(震源到震中的距离)为48千米.地震时震源的振动以横波和纵波两种形式向外传  2020-12-15 …

下列甲图为地震波典型时距曲线(表示地震时纵波和横波到达不同地震台站所需的时间)图,乙图为某次地震时,  2020-12-15 …

地震时,地震波从震源中心同时向各个方向传播出纵波和横波.纵波的传播速度是4千米/秒,横波的传播速度是  2020-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