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试题。林类①年且百岁,底春被裘,拾遗穗于故畦,并歌并进。孔子适卫,望之于野,顾谓弟子曰:“彼叟可与言者

题目详情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试题。

林类①年且百岁,底春被裘,拾遗穗于故畦,并歌并进。孔子适卫,望之于野,顾谓弟子曰:“彼叟可与言者,试往讯之。”子贡请行。逆之垅端,面之而叹曰:“先生曾不悔乎?而行歌拾穗?”林类行不留,歌不辍。子贡叩之不已,乃仰而应曰:“吾何悔邪?”子贡曰:“先生少不勤行,长不竞时,老无妻子,死期将至,亦有何乐而拾穗行歌乎?”林类笑曰:“吾之所以为乐,人皆有之,而反以为忧。少不勤行,长不竞时,故能寿若此,老无妻子,死期将至,故能乐若此。”子贡曰:“寿者人之情,死者人之恶。子以死为乐,何也?”林类曰:“死之与生,一往一反。故死于是者,安知不生于彼?故吾安知其不相若矣?吾又安知营营而求生非惑乎?亦又安知吾今之死不愈昔之生乎?”子贡闻之,不喻其意,还以告夫子。夫子曰:“吾知其可与言,果然;然彼得之而不尽者也。”

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子贡曰:“然则赐②息无所乎?”仲尼曰:“有焉耳。望其圹③,则知所息矣。”子贡曰:“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伏焉。”仲尼曰:“赐!汝知之矣。人胥④知生之乐,未知生之苦;知老之惫,未知老之佚;知死之恶,未知死之息也。晏子曰:‘善哉,古之有死也!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死也者,德之徼⑤也。古者谓死人为归人。夫言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矣。行而不知归,失家者也。一人失家,一世非之;天下失家,莫知非焉。有人去乡土、离六亲、废家业、游于四方而不归者,何人哉?世必谓之为狂荡之人矣。又有人钟贤世、矜巧能、修名誉、夸张于世而不知己者,亦何人哉?世必以为智谋之士。此二者,胥失者也,而世与一不与一。唯圣人知所与,知所去。” <选自《列子⑥??天瑞》>

[注]①林类:古代隐士,事迹不详。②赐:子贡之名。③圹:坟墓。④胥:皆;都。

⑤徼:求取。⑥列子:战国时期郑国人,学说属于道家之流。《列子》为道教经典之一。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且百岁,底春被裘被:穿着

B.子贡闻之,不喻其意喻:明白

C.一人失家,一世非之非:不是

D.有人钟贤世、矜巧能矜;自夸

7.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故吾安知其不相若矣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B.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C.言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夸张于世而不知已者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8.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子贡)乃仰而应(林类)曰

B.而(人)反以(之)为忧

C.(子贡)以(之)告(于)夫子

D.吾知其可与(之)言

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属于古人对待死亡的达观认识的一组是()

①死期将至,亦有何乐②老无妻子,死期将至,故能乐若此

③死之与生,一往一反④死于是者,安知不生于彼

⑤知生之乐,未知生之苦⑥死也者,德之徼也

A.①④⑤B.②④⑥C.①③④D.③⑤⑥

10.对原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列子用林类的故事告诉人们,以求生为快乐,也许正是人们忧虑的根源;超越生与死来看待人生,也许才能像林类那样充满快乐。

B.人们恋生惧死是因为留恋这属于自己的唯一一次生命,而在林类看来,人人都会死,死后还会在别处重生,所以死亡没有什么可怕的。

C.列子用子贡倦于学的故事告诉人们,生命是与辛劳相伴的,唯有死亡才是彻底的休息和解脱,才能使人回到和谐安宁的状态之中。

D.“孔子”认为,无论“狂荡之士”还是“智谋之士”都是有过失的,只有圣人才知道要赞扬其中的哪一种人,反对其中的哪一种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6、C

7、A

8、A

9、B

10、D


解析:

6、责怪

7、A怎么。(B,于之/哪里;怎么。C是/被。D,在/此)

8、A((林类)乃仰而应(子贡)曰)

9、B(①认识不达观⑤是对生的认识)

10、D(“孔子”认为,无论“狂荡之士”还是“智谋之士”都是(有所)失的,这两种人都不值得赞扬,只有圣人知道所赞扬的什么,所反对的是什么)


【译文】

林类的年纪将近一百岁了,到了春天还穿着粗皮衣,在田地里拾取收割后遗留下来的谷穗,一面唱歌,一面往前走。孔子到卫国去,在田野上看见了他,回头对学生说:“那位老人是个值得对话的人,试试去问问他。”子贡请求前往。在田埂的一头迎面走去,面对着他感叹道:“先生没有后悔过吗?却边走边唱地拾谷穗?”林类不停地往前走,照样唱歌不止。子贡再三追问,他才仰着头答复说:“我后悔什么呢?”子贡说:“您少年时懒惰不努力,长大了又不争取时间,到老了还没有妻子儿女,现在已经死到临头了,又有什么快乐值得拾谷穗时边走边唱歌呢?”林类笑着说:“我所以快乐的原因,人人都有,但他们却反而以此为忧。我少年时懒惰不努力,长大了又不争取时间,所以才能这样长寿。到老了还没有妻子儿女,现在又死到临头了,所以才能这样快乐。”子贡问:“长寿是人人所希望的,死亡是人人所厌恶的。您却把死亡当作快乐,为什么呢?”林类说:“死亡与出生,不过是一去一回。因此在这儿死去了,怎么知道不在另一个地方重新出生呢?由此,我怎么知道死与生不一样呢?我又怎么知道力求生存而忙忙碌碌不是头脑糊涂呢?同时又怎么知道我现在的死亡不比过去活着更好些呢?”子贡听了,不明白他的意思,回来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知道他是值得对话的,果然如此;可是他懂得自然之理并不完全彻底。”

子贡对学习有些厌倦,对孔子说:“希望能休息一阵。”孔子说:“人生没有什么休息。”子贡问:“那么我也就没有休息的时候了吗?”孔子回答说:“有休息的时候。你看那空旷的原野上,有高起来的地方,好像是墓穴,又像是土丘,又像是底朝上的饭锅,就知道休息的时候了。”子贡说:“死亡真伟大啊!君子在那时休息了,小人在那时被埋葬了。”孔子说:“赐! 你现在已经明白了。人们都知道活着的快乐,却不知道活着的劳苦;都知道老年的疲惫,却不知道老年的安逸;都知道死亡的可恶,却不知道死亡是休息。晏子说过:‘真好啊,自古以来就有死亡!仁慈的人在那时休息了,不仁的人在那时被埋葬了。’死亡是德所求取的事情。古人把死人叫做‘归人’。说死人是‘归人’,那么活着的人就是‘行人’了。一直在外面行走而不知道回家,那是抛弃了家庭的人。一个人抛弃了家庭,所有世上的人都反对他;天下的人都抛弃了家庭,却没有人知道反对。有人离开了家乡,抛弃了亲人,荒废了家业,到处游荡而不知道回家,这是怎样的人呢?世上的人一定会说他是放荡而疯狂的人。又有人专心致志于盛世之治,自以为聪明能干,于是博取功名,到处夸夸其谈而不知道停止,这又是怎样的人呢?世上的人一定会认为他是有智慧谋略的人。这两种人都是错误的,而世上的人却赞扬一个,反对一个。只有圣人才知道什么该赞扬,什么该反对。”

看了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世主有先生者①有后生者,有不生者。昔者楚庄王谋事而当,居有忧色。申公  2020-06-2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上欲封爵诸舅,太后不听。会大旱,言事者以为不封外戚之故。太后诏曰:  2020-06-27 …

用图像法构造一个二元一次方程,使其对应的一次函数经过(-3,-2),(-1,6)两点写出做法即可可  2020-08-01 …

我想说、请尊重一下答题者!我们不欠你什么!既然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而且不存在什么错误的地方!(有错误  2020-11-08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卖柑者言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闻  2020-11-17 …

“人有负盐负薪者”所在的文言文的几个问题!高手来解!速度!1.解释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义。(解这题时,  2020-12-07 …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题目。夫王道者,不可以小用也。大用则王,小用则亡。昔者,徐偃王、宋襄公尝行  2020-12-08 …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4题。(以下3题,每题3分)送石处士①序韩愈河阳  2020-12-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文学的趣味①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仿佛以为知  2020-12-17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6分)言论言论者思想核心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桀纣  2020-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