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在赤壁之战中周瑜为什么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曹操为什么会遭到惨败?

题目详情
在赤壁之战中周瑜为什么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曹操为什么会遭到惨败?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我能告诉你,经中科院最新分析,赤壁之战完全就是一场弥天大谎,大家都看三国演义之类的,那些都是小说,不算数的.实际是曹军15W人,孙刘5W人.
按周瑜传记载船到长江中游“船去如飞”在今天在长江中段,从下游到上游,即使顺风也最少也是摩托艇才办得到.长江风力大不过水力的.据史记载赤壁之战几十年后,魏国攻打吴国,从长江顺流而下,为了阻挡魏国战船,吴国人在长江上拉起了铁索,魏国人便用木筏点火向吴国船冲去,当时的冶铁技术与今天无法相比,一轮冲撞,铁索竟然断了.其实这是水带来的压力,由此可见长江地段水力远远大于风力.所以赤壁之战东吴再怎么快,曹操都能在一瞬间发现不对从而做出反应,想办法跑路.
有人说特大风大过水力怎么办,就是能把船吹得飞一样行进,其实龙卷风都没用.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大家都没有注意,三国时期,中国压根就没有帆船.借风扬帆什么的根本就不成立.真正的帆船是在东晋以后才有的.
赤壁之战其实是吴国人编造的,具有政治目的.一是为了争功,东吴好像又出人又出力,周瑜更是代表.而曹操传里记载“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乃引军还.”其实是和刘备打的.曹军编的歌也唱到到“贼备占樊城”而不是贼人孙权.刘备传里也说“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曹公引归.”摆明了这仗是曹刘打得,没孙权什么事.孙权实是为了夺取荆州做了第一步,编造了连环计,编造了火攻.
在这之后,刘备借荆州.其实也是假的,大家都说刘备借了孙权的地盘不还.三国志中,这只有在吴书中有记载,蜀书与魏书都无记载.而黄盖诈降,周瑜火攻,竟没有出现在东吴的军歌之中.实属功课没做够,闹了笑话.孙权想要荆州却没有好的借口,于是编造了个刘备借荆州的谎言.于是,名正言顺的武装抢劫.
而回到主题,实际上,火攻赤壁确实发生过,只是时期并不是三国,而是元朝末年农民起义时发生的.主角也不是周瑜而是朱元璋.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发生大战,这才是真正的传说中的“赤壁之战”.不相信你可以去查查史实.锁船,火攻.是鄱阳湖之战的特点.与赤壁一模一样.罗贯中就是根据鄱阳湖之战,写下的赤壁之战.罗贯中不仅是元末明初的文学家,他还有一个身份是谋士.算得上当时的诸葛亮.罗贯中先在张士诚帐下,后转投朱元璋(转投朱元璋为猜测,没有史实记载)按正时记载,罗贯中很有可能参加了这次鄱阳湖之战.
赤壁之战有真有假,有历史原型,蕴含有道理.赤壁之战实是一场政治战争连环计,数下来有八连环,第一环是诸葛亮故意用小乔激怒周瑜,第二环便是蒋干盗书那一段,周瑜计除蔡瑁张允.之后周瑜、诸葛亮都想到了火攻,这是连环计的第三环,定计火攻.蔡中、蔡和向周瑜诈降,周瑜明白却没有点破,这乃第四环,将计就计.接着,周瑜打黄盖,诈降曹操,这是第五计,苦肉计.庞统来到曹军向曹操献祭用铁索锁船,是第六计.诸葛亮装神弄鬼借东风是第七计.最后为躲避追杀,周瑜找赵云接应,这便是最后一计.这就是一个连环信息战.这是其中蕴含的道理.值得现今借鉴.
推荐你看一个栏目,传奇经典.有一期就讲的赤壁之战.希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