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完成各题。(25分)陈从周先生梓室,乃赵朴初先生为陈从周书斋起的名字。典出于厚的《梓人传》。盖先生工土木,故赵以

题目详情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完成各题。(25分)

陈从周 先生

梓室,乃赵朴初先生为陈从周书斋起的名字。典出于厚的《梓人传》。盖先生工土木,故赵以梓人称之。陈从周喜甚,晚年以梓翁自喻。

梓室,实为陋室。“陋”到仅七平米方圆,但文房四宝俱备,书香充盈。“文革”期间,陈从周白天要进“牛棚”,扫厕所、打杂,晚间归来,家人怕他太累,又担心他写文章再遭横祸,劝止。但陈从周却常背着家人,半夜起床,挑灯展卷,或夜读或挥毫,将他对古园林事业的研究心得,用蝇头小楷倾洒稿笺。穷十年之功,完成皇皇八十万言的《梓室余墨》。这是他国林小品之集大成者。他的《说国》先后被译成英、日、德、法、西班牙等多种文字。仅日本,就有六家出版社同时翻译了他的这本著作。

陈从周以古园林专家名世。他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造诣颇深,其散文有晚明风格、诗词清丽可诵、书画秀润清逸,还擅昆剧。他交友极广,与建筑大师梁思成、贝聿铭,书画名家张大千、王蘧常,以及京昆大师梅兰芳、俞振飞等社会名流过往甚密。他凭借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力,把中国古园林艺术的诗情画意诠释得淋漓尽致。

他是匠人。土木匠,教书匠。

作为土木匠,他走出梓室,考察、修建古建筑及园林工程,事必躬亲,足迹遍踏大江南北;作为教书匠,“传道、授业、解惑”,他把梓室作为教室,常把研究生带回梓室,让学生们看他大学时代的作业、笔记,看他的书画作品,看他那《梓室奈墨》的蝇头小楷长卷……为他们上一堂无言的“勤奋课”。“板凳要坐十年冷”。他认为,学问之道在于德,有德者,虚怀若谷;想做事业,惟勤是途。

他反对文、理分科太死,倡导文理应互通,提倡多读书,读与专业相关、甚而是专业以外的书。由博返约。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相通的。为让学生融通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他出奇招,上世纪50年代便把昆曲引进课堂,建议学校开办昆曲研究班,并请昆曲名家到校园进行传授。为陶冶学生的情操,他自掏腰包请学生去听昆曲,体味古园林建筑与昆曲在艺术趣味上的亲缘关系。在他的启发下,昆曲大师俞振飞也请他到昆曲学校讲授古园林建筑。他讲“园境与曲境”,提倡“曲师知园,园师懂曲,园中拍曲,曲中寓园”,建议戏校学生到苏州园林中体昧古典戏剧之美,去感受“游园”“惊梦”中一招一式的源泉。

他在谈到大园林与小园林的区别时说:“大园林宜动观,如浏览水墨长卷,小园林宜静观,如把玩扇子和册页”;在论述园林应由艳丽而素雅时说,如女孩子“小时候喜欢红皮鞋,大了喜欢白皮鞋”;在讲授园林造型收头处理的重要性时说,“比如旧时相亲,‘男看皮鞋,女看头发’;称赞朴素的空间效果是“贫家勤扫地,贫女勤梳头”;在阐述保护古建筑与营造新建筑两者的关系时,以“土要土到底,洋要洋到家”一言概括。他游刃雅俗之间,以至他的众多学生在缅怀先生时都说:“十几年过去了,我还清楚地记得当年上课的生动情景。”

他在《苏州园林》中写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1958年,他向苏州市政府呼吁抢救网师园。市政府很重视,立即行动,予以修葺。在这非常年代,全国大炼钢铁,有人要拆苏州城墙,用墙砖砌小高炉。陈从周坚决反对,尽管他振臂疾呼,但无人回应。当时北京批判梁思成,陈从用也被作为中国营造社的外围分子加以批判。

为江南园林,陈从周吃足了苦头,但他并没有接受教训。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苏州修复名园。陈从周认为苏州曲园的文化含量最高,是晚清学者俞樾的故居。于是他联络叶圣陶等八位社会名流提议修复。苏州政府请他审核行将开放的“苏州古典园林艺术陈列室”,他顺便考察了艺圃、环秀山庄和拙政园等景点,发现了不少问题,回沪后在媒体上发表《苏州园林今何在?》一文,严肃地批评了苏州园林商业化的世俗之风。1991年他考察有“江南华厦,水乡名园”之誉的同里的退思园,发现固旁有座水塔,大煞风景。所幸苏州有关方面对陈从周的意见十分重视,对他提出异议的地方都及时地进行了全面整顿和清理,使苏州园林大有改观。

1978年,他主持了中国第一个整体园林出口项目,以苏州网师园的园中国——殿春簃为蓝本,按照苏州园林的风格,建立一个独立的庭院,并起名为“明轩”。方案得到美国认可后,于1980年5月把“明轩”搬到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让美国人一睹中国园林的风采。1999年苏州古园林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人尊重、热爱陈从周,聘他为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的顾问。他欣然接受,并题“述古还今”四字,表达他古园林应继承和发扬并重的理念。

陈从周热爱苏州园林,把她视为生命的一部分。且看他对苏州园林的一段描述:

我曾以宋词喻苏州诸园:网师园如晏小山词,清新不落俗套;留园如吴梦窗词,七宝楼台,拆下不成片断;而拙政园中部,空灵处如闲云野鹤来去无踪,则是姜白石之流了;沧浪亭有若宋诗;怡园仿佛清词,皆能从其境界中揣摩而得之……

                                   (摘编自张昌华《纪念陈从周先生逝世五周年》)

相关链接:

(1)中国园林与中国文学,盘根错节,难分难离。我认为研究中国园林,应先从中国诗文入手。则必求其本,先究其源,然后有许多问题可迎刃而解,如果就园论园,则所解不深。(陈从周《中国诗文与中国园林艺术》)

(2)昆明滇池是我国主要的名胜风景区之一,滇池四周不少地方被填平,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有一年,陈从周应邀参加滇池之畔一个高级宾馆的落成典礼。有关部门再三恳请陈从周题词留念,他踌躇再三,在一张展开的宣纸上,大写了“回头是岸”,在场人不解其意,只知出自名家手笔,当属殊荣。陈从周每每忆及此事,感慨万千:“哪能一切向钱看,我写‘回头是岸’,潜台词是滇池再这么填下去必将是‘苦海无边’,破坏生态平衡,乱建筑,必遭大自然的报复,将子孙饭提前吃了,到时后悔也不行了。”(尚虞人《“中国园林之父”陈从周》)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陈从周先生不仅是园林建筑专家,还擅长书画、诗词、散文和昆曲等,学养丰厚,多才多艺,在国内外有广泛的影响力。

B.作者回顾陈从周先生撰写《梓室余墨》的经历,意在赞颂他安贫乐道、不以被迫害为苦的淡泊情怀,凸显他在园林艺术方面的成就。

C.从陈从周对“园境与曲境”的阐述看,他认为古园林建筑与昆曲艺术可以取长补短,习昆曲者也应有一定的古园林常识。

D.陈从周先生为保护苏州园林奔走呼号,并通过一系列作品展示了苏州园林的魅力,苏州园林最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他功不可没。

E.陈从周以诗词比喻苏州园林,典雅生动,颇具见识,表现出苏州园林风格迥异、境界各一,或清新空灵、或浑然天成等特点。

(2)从文中看,陈从周先生作为“教书匠”,在教书育人方面有哪些特点?(6分) 

(3)文中较多地叙述了陈从

语文
作业帮用户2017-02-26 举报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A 2分,E 3分,D 1分。

(2)①注重言传身教,激励学生谦虚勤学;②强调博学多识,重视传统文化的相通性;③授课深人浅出,能生动灵活地教诲学生。(答出一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3)①介绍传主经历,突出陈从周在古典园林保护和研究方面的卓越建树;②凸显传主品格,表现其耿介不屈、捍卫传统文化的独立人格;③表现传主影响,表达对陈从周学术及人格的由衷敬意。(答出一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4)答案示例1:我认为陈从周先生最有价值的观点是注重园林艺术与古文化的相通,从而使园林更具意境,更有内涵。教授园林艺术,他希望学生能学习昆曲,体味古园林建筑与昆曲在艺术趣味上的亲缘关系。研究中国园林,他提出应先从中国诗文入手,进而求其本、究其源。这样的观点可以说抓住了园林艺术的本质,可以使学习者得其精髓,建造者免走弯路。对文化的触类旁通是一种能力,懂得古文化和园林艺术的共通性,我们便会多一份照耀心灵的感悟。

答案示例2:我认为陈从周先生最有价值的观点是“述古还今”,古园林应继承和发扬并重。以苏州园林的保护和发展为例,他倡导修复晚清学者俞褪的故居,反对苏州园林商业化的世俗之风,又积极地通过“明轩”把苏州园林介绍到世界,使苏州园林名扬天下。面对滇池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恶性开发,他愤而写下“回头是岸”,发出不尊重历史和自然,终将“苦海无边”的警告,其情感人。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继承和发展的矛盾处处可见,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懂得“述古还今”四个字的分量。

(观点合理,2分;能结合文本和链接材料合理阐述,3分;阐述充分,有说服力,3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⑴试题分析:B项“意在赞颂他安贫乐道、不以被迫害为苦的淡泊情怀”分析错误,这段文字主要表现陈从周先生即使身处困境,也要潜心研究的执着;C项“可以取长补短”曲解原文,未能理解“亲缘关系”的内涵;D项“展示了苏州园林的魅力”是“明轩”,而非一系列作品。

【考点定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名师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 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①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及经历;②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③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④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⑥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本题所设五个选项,B项是作者对传主的评价,其他四项是对传主学识、精神品质的分析,考生按照上述方法,将选项与原文对照分析即可得到答案。

⑵试题分析:此题定向寻找信息,第5段写到他带生到家中等,开始写陈从周在教书育人方面的做法,“常把研究生带回梓室,让学生们看他大学时代的作业、笔记,……为他们上一堂无言的‘勤奋课’”“他认为,学问之道在于德,有德者,虚怀若谷;想做事业,惟勤是途”;第6段中“为让生……”是写他在教书育人方面的主张,后面写到他的学生对他缅怀的话语“十几年过去了,我还清楚地记得当年上课的生动情景”,也与他教书育人有关。

【考点定位】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归纳概括传主的某种精神品质,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传主在某一方面具有哪些特点?谈谈你对文中某个问题的看法。一般的答题思路是:观点+理由(①文本根据,②自己的分析)。需要注意的是,解答时要注意,首先尊重文本,从文本出发,不主观臆断;其次明辨是非,不违背法律,不背离社会公德;再次,注意正反角度,评价时要多从正面出发,尤其多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出发;最后要联系当时的社会大背景,实事求是。本题要求概括陈从周先生作为“教书匠”,在教书育人方面的特点,考生就要通读全文,找到对应的区间,从文本出发,筛选出陈从周先生作为“教书匠”的言行,然后根据这些言行分析出陈从周先生注重言传身教,重视传统文化的相通性,教法方法灵活等特点。

⑶试题分析:题干的中心词是“传主形象”,其中应包含传主的人生经历、品格、成就(贡献)、影响(地位)等。因此在解答时就要思考所考查内容写了传主的哪些事,这些事表现了传主怎么样的精神品质,突出了传主的哪些成就和影响。“陈从周以古园林专家名世”,较多地叙述了陈从周与苏州园林的往事,可以突出传主的身份;而“他向苏州市政府呼吁抢救网师园”,后又“他联络叶圣陶等八位社会名流提议修复”“严肃地批评了苏州园林商业化的世俗之风”“使苏州园林大有改观”等内容,突出了传主在园林保护方面的贡献与成就;因为保护园林而受批判,志向不变,则表现出传主的耿直不屈。

【考点定位】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既考查作者的写作意图,也考查传主的形象特点。解答时首先要按考虑到本文的体裁是传记,所写内容都是为突出传主形象服务的,而传主的形象一般要从人生经历、思想品质、成就影响等方面来展现,所以答题时就要从这几方面来思考。因此解答本题考生可首先通读全文,找到文本中所写的“陈从周与苏州园林的往事”,然后一一分析,这些往事分别体现了陈从周的哪些品质、哪些成就就可以了。

⑷试题分析:本题是探究题,答案不唯一。题干要求 “结合文本和链接材料谈谈你的看法”,提示考生,要从文本和链接材料中筛选出陈从周先生的观点,然后确定其中一条为最有价值的观点,并从文本归纳出陈从周在这方面的做法,再结合现实或联系自身阐述这一观点的现实意义即可。

【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探究题,出题人从文本出发,选择有关人物奋斗过程、成就贡献或精神品质等方面提出问题,让考生来谈自己的看法,这是传记类文本常考的题目,此类题的答题步骤是:第一步,确定观点,必须结合题干要求和传主的形象特点来确定。第二步,从文中寻找依据,分条论述。结合文本,采用跳读法将信息加以整合概括。第三步,根据题干要求,联系实际,适当答深、答透,避免蜻蜓点水式答题。解答时有两个方向,分别为向内挖掘和向外扩展。向内挖掘用文章中的内容答题,向外扩展要结合现实。一般情况下,如果题干没有明确的要求,就不要做向外扩展式答题。本题考查传主最有价值的观点,也就是考查传主的精神品质及影响,解答时既要向内挖掘,又要向外扩展,注意言之成理。

看了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完成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六年级数学三题甲、乙两位打字员打同一份文件,甲单独完成要10小时,乙单独完成要8小时,他俩和打了4  2020-05-13 …

综合运用(8分)汉字作为民族衷化的承载工具,横坚撇捺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我们一起走近汉字,完成  2020-05-14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完成文后各题。陈从周先生梓室,乃赵朴初先生为陈从周书斋起的名字。典出于厚的  2020-07-03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奶奶曹文轩开镰了,收割了,新稻登场了。青铜  2020-11-08 …

朗诵的散文需要短篇,3到5分钟可以朗诵完,文字激昂一点的写的不错,如果是积极向上的就好了  2020-11-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中国文字之美中国的文字可以说是一种奇异的文化存在,这在西人译中诗一事上  2020-11-1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改写历史的古简在浩瀚的中华文明史中,汉文字的书写经过了漫长而艰难的演变  2020-11-26 …

二、精彩段落一品一品阅读课文第5段,完成8〜12题。8、本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9、文中引用张嘉贞的话  2020-12-08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8分)汉字是华夏民族的文化guī()宝。汉字书法具有其他语言文字无可比  2020-12-1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让汉字再简化周溯源张广照汉字是世界上仅存的表意、象形文字,是中国人民智  2020-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