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如孔子所言,在古代社会统治者的德行就像风一样对社会产生着重大影响,领导者如何执政,不仅直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如孔子所言,在古代社会统治者的德行就像风一样对社会产生着重大影响,领导者如何执政,不仅直接影响到执政效果,也引导着社会整体风气,关乎立国安民大局。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官德,强调官德在治国理政中的主导作用,历朝历代的官方文献和私人著作中,保留着大量相关论述。古人留下的官德思想和相关制度丰富而成熟,对今天亦有参考价值,我们或许可以从中获得某些有益启示。
通常说来,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古代官德即中国古人为官的行为准则,是古代官吏的素质修养,反映了古人从政的道德要求。其实,这样的理解过于片面。根据对典籍记载的梳理,我们能看到的中国古代官德,不仅仅是古代居官从政者的职业道德,其内容涵盖了“道”“德”“法”三方面的问题。“道”,是为官的原则;“德”,是为官的修养道德;“法”,是对为官者权力的规制。古代官德不仅包括古人居官从政的具体道德准则,同时还体现着古人的治国方略和制度设计,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如果只是将古代官德简单地归入从政素养或道德领域,则不仅轻视了古人的政治智慧,更低估了古代官德的巨大思想价值。
因此,若从狭义上看,中国古代官德是古代各级官吏运用权力、执行公务过程中应当遵守的具体行为准则,可以视为古人居官从政的职业道德。若从广义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官德的内涵,则它不仅仅是具体规制,还是抽象的执政指导思想。中国历史上许多思想家、政治家都曾从不同角度论述官德之内涵。如,西周时期周公旦提出“明德慎罚”思想,认为统治者应该“以德配天”以实现“保民”,统治者要通过修德性、行德政、施德教,来达到治国安民的目的;春秋时期郑国子产提出“宽猛相济”思想,认为应针对社会形势的需要,灵活确定统治策略,让强硬的治理措施与宽仁的统治策略相互补充;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德主刑辅”思想,强调“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这些向世人展示了古代思想家、政治家对于“德”的深刻理解,而作为一个明智的历史文化继承者,我们对古代官德内涵的界定及解读也需要放宽视野。
中国历朝历代的官德规定既有共同点,又各有侧重。如:西周有智、仁、圣、义、中、和“六德”,以及孝、友、睦、姻、任、恤“六行”;秦朝有忠信敬上、清廉毋谤、举事审当、喜为善行、恭敬多让等“五善”;汉朝有质朴、敦厚、逊让、节俭等“光禄四行”;晋朝有忠恪匪躬、孝敬尽礼、友于兄弟、洁身劳谦、信义可复、学以为己等“中正六条”;唐朝有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等“四善”等等。总体上看这些规定既反映了古代从政者的道德修养和素质要求,也确定并引导着从政者职业操守的具体准则。
以上关于官吏职业道德操守的具体规定,大多是关乎道德修养的范畴。从中可以看出,首先,古人都强调居官者必须具备“公正无私”之德。“以公灭私,民其允怀”,“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就是说执政者能以公心灭私欲除私利,百姓才能信赖归服;不偏袒少数人利益,不结党营私,国家的政令就能畅通,国家就能兴旺发达。“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其次,古人认为清廉勤谨是最重要的官德,“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这一点受到普遍认同。清朝名臣陈宏谋曾明确地说,“亲民之官,以廉为基”,在他所著《从政遗规》一书中还总结说:“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纵观历史资料和文献的记载,古代对官吏的道德要求,大多强调公、善、慎、廉等方面,这四个字形成了对古人为官的比较系统的道德规范。
对古代官德要求的归纳整理,不仅能够体会古人政治智慧的传统魅力,也能够将其中部分内容适应时代需要进行转化应用,促进“现代官德”的确立及构筑,继而提升现代政府官员的执政道德观。
(《中国古代官德的现代启示》,2013年12月28日《光明日报》,有删节。)
(1)下列关于古代官德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古代社会统治者的德行就像风一样对社会产生着重大影响,关乎立国安民大局,影响到执政效果,也引导着社会整体风气。
B.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官德,强调官德在治国理政中的主导作用,古人留下的官德思想和相关制度丰富而成熟,对今天亦有参考价值。
C.中国古代官德即中国古人为官的行为准则,是古代官吏的素质修养,反映了古人从政的道德要求。
D.古代官德不仅包括古人居官从政的具体道德准则,同时还体现着古人的治国方略和制度设计,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__
A.文章第一段先引用孔子的名言证明中国古代社会重视官德,再指出今天我们或许可以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B.文章第二段指出中国古代官德包含古人的政治智慧和巨大的思想价值。第三段承接第二段从狭义和广义的角度阐释古代官德的内涵。
C.文章第五段在第四段强调历朝历代官德异同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公、善、慎、廉”四个字形成了对古人为官的比较系统的道德规范。
D.文章卒章显志,最后亮出对古代官德的归纳整理,将促进“现代官德”的确立及构筑,继而提升现代政府官员的执政道德观的观点。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中国古代官德,不仅仅是古代居官从政者的职业道德,其内容涵盖了“道”“德”“法”三方面的问题。
B.从广义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官德的内涵,则它不仅仅是具体规制,还是抽象的执政指导思想。
C.总体上看中国历朝历代的官德规定既反映了古代从政者的道德修养和素质要求,也确定并引导着从政者职业操守的具体准则。
D.中国古代关于官吏职业道德操守的具体规定,都关乎道德修养的范畴。古人都强调居官者必须具备“公正无私”之德。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如孔子所言,在古代社会统治者的德行就像风一样对社会产生着重大影响,领导者如何执政,不仅直接影响到执政效果,也引导着社会整体风气,关乎立国安民大局。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官德,强调官德在治国理政中的主导作用,历朝历代的官方文献和私人著作中,保留着大量相关论述。古人留下的官德思想和相关制度丰富而成熟,对今天亦有参考价值,我们或许可以从中获得某些有益启示。
通常说来,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古代官德即中国古人为官的行为准则,是古代官吏的素质修养,反映了古人从政的道德要求。其实,这样的理解过于片面。根据对典籍记载的梳理,我们能看到的中国古代官德,不仅仅是古代居官从政者的职业道德,其内容涵盖了“道”“德”“法”三方面的问题。“道”,是为官的原则;“德”,是为官的修养道德;“法”,是对为官者权力的规制。古代官德不仅包括古人居官从政的具体道德准则,同时还体现着古人的治国方略和制度设计,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如果只是将古代官德简单地归入从政素养或道德领域,则不仅轻视了古人的政治智慧,更低估了古代官德的巨大思想价值。
因此,若从狭义上看,中国古代官德是古代各级官吏运用权力、执行公务过程中应当遵守的具体行为准则,可以视为古人居官从政的职业道德。若从广义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官德的内涵,则它不仅仅是具体规制,还是抽象的执政指导思想。中国历史上许多思想家、政治家都曾从不同角度论述官德之内涵。如,西周时期周公旦提出“明德慎罚”思想,认为统治者应该“以德配天”以实现“保民”,统治者要通过修德性、行德政、施德教,来达到治国安民的目的;春秋时期郑国子产提出“宽猛相济”思想,认为应针对社会形势的需要,灵活确定统治策略,让强硬的治理措施与宽仁的统治策略相互补充;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德主刑辅”思想,强调“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这些向世人展示了古代思想家、政治家对于“德”的深刻理解,而作为一个明智的历史文化继承者,我们对古代官德内涵的界定及解读也需要放宽视野。
中国历朝历代的官德规定既有共同点,又各有侧重。如:西周有智、仁、圣、义、中、和“六德”,以及孝、友、睦、姻、任、恤“六行”;秦朝有忠信敬上、清廉毋谤、举事审当、喜为善行、恭敬多让等“五善”;汉朝有质朴、敦厚、逊让、节俭等“光禄四行”;晋朝有忠恪匪躬、孝敬尽礼、友于兄弟、洁身劳谦、信义可复、学以为己等“中正六条”;唐朝有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等“四善”等等。总体上看这些规定既反映了古代从政者的道德修养和素质要求,也确定并引导着从政者职业操守的具体准则。
以上关于官吏职业道德操守的具体规定,大多是关乎道德修养的范畴。从中可以看出,首先,古人都强调居官者必须具备“公正无私”之德。“以公灭私,民其允怀”,“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就是说执政者能以公心灭私欲除私利,百姓才能信赖归服;不偏袒少数人利益,不结党营私,国家的政令就能畅通,国家就能兴旺发达。“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其次,古人认为清廉勤谨是最重要的官德,“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这一点受到普遍认同。清朝名臣陈宏谋曾明确地说,“亲民之官,以廉为基”,在他所著《从政遗规》一书中还总结说:“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纵观历史资料和文献的记载,古代对官吏的道德要求,大多强调公、善、慎、廉等方面,这四个字形成了对古人为官的比较系统的道德规范。
对古代官德要求的归纳整理,不仅能够体会古人政治智慧的传统魅力,也能够将其中部分内容适应时代需要进行转化应用,促进“现代官德”的确立及构筑,继而提升现代政府官员的执政道德观。
(《中国古代官德的现代启示》,2013年12月28日《光明日报》,有删节。)
(1)下列关于古代官德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古代社会统治者的德行就像风一样对社会产生着重大影响,关乎立国安民大局,影响到执政效果,也引导着社会整体风气。
B.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官德,强调官德在治国理政中的主导作用,古人留下的官德思想和相关制度丰富而成熟,对今天亦有参考价值。
C.中国古代官德即中国古人为官的行为准则,是古代官吏的素质修养,反映了古人从政的道德要求。
D.古代官德不仅包括古人居官从政的具体道德准则,同时还体现着古人的治国方略和制度设计,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__
A.文章第一段先引用孔子的名言证明中国古代社会重视官德,再指出今天我们或许可以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B.文章第二段指出中国古代官德包含古人的政治智慧和巨大的思想价值。第三段承接第二段从狭义和广义的角度阐释古代官德的内涵。
C.文章第五段在第四段强调历朝历代官德异同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公、善、慎、廉”四个字形成了对古人为官的比较系统的道德规范。
D.文章卒章显志,最后亮出对古代官德的归纳整理,将促进“现代官德”的确立及构筑,继而提升现代政府官员的执政道德观的观点。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中国古代官德,不仅仅是古代居官从政者的职业道德,其内容涵盖了“道”“德”“法”三方面的问题。
B.从广义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官德的内涵,则它不仅仅是具体规制,还是抽象的执政指导思想。
C.总体上看中国历朝历代的官德规定既反映了古代从政者的道德修养和素质要求,也确定并引导着从政者职业操守的具体准则。
D.中国古代关于官吏职业道德操守的具体规定,都关乎道德修养的范畴。古人都强调居官者必须具备“公正无私”之德。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C 误解文意,原文为第二段“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古代官德即中国古人为官的行为准则,是古代官吏的素质修养,反映了古人从政的道德要求.其实,这样的理解过于片面”.
(2)D A.“证明中国古代社会重视官德”错,孔子的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应该是说明官德的重要.B.“包含”错,应该是“体现”,对应的原文为第二段“则不仅轻视了古人的政治智慧,更低估了古代官德的巨大思想价值”.C.“异同”错,根据第四段的内容,强调的是“不同”.
(3)D “都关乎道德修养的范畴”错,过于绝对化,对应的原文为第五段“古以上关于官吏职业道德操守的具体规定,大多是关乎道德修养的范畴”.
答案:
(1)C
(2)D
(3)D
(2)D A.“证明中国古代社会重视官德”错,孔子的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应该是说明官德的重要.B.“包含”错,应该是“体现”,对应的原文为第二段“则不仅轻视了古人的政治智慧,更低估了古代官德的巨大思想价值”.C.“异同”错,根据第四段的内容,强调的是“不同”.
(3)D “都关乎道德修养的范畴”错,过于绝对化,对应的原文为第五段“古以上关于官吏职业道德操守的具体规定,大多是关乎道德修养的范畴”.
答案:
(1)C
(2)D
(3)D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东风制衣产去年产值情况统计图.第一季度:140第二季度:200第三季度:300第四季度:250第三 2020-05-22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日:“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好?”孔子对日:“子为政,焉用杀? 2020-06-20 …
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 2020-06-20 …
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 2020-06-20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 2020-07-08 …
材料二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 2020-07-08 …
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2020-07-08 …
阅读材料: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 2020-07-1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 2020-07-12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 2020-0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