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谁

题目详情
记承天寺夜游 的作者是谁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是选自《东坡志林》卷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编辑本段]注释:   承天寺:在现在湖北黄冈南.
  元丰六年:即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年号.当时作者被贬黄州已经四年.
  欲:将要
  脱下.
  户:窗户.
  欣然:愉快的样子.
  念:考虑,想到.
  念无与乐者: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 与为乐者,共同游乐的人.
  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也被贬到黄州,寄居承天寺.
  遂:于是,就.
  寝:入睡.
  相与步于中庭:一同走到庭院中,相与,共同,一同.中庭,庭院里.
  庭下如积水空明:意思是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
  如积水空明:好像积水清澈透明.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藻荇(xìng):泛指水草,水草总称.(均为水生植物(见人教版))荇,一种多年水生草,叶子像心脏形,面绿背紫,夏季开黄花.
  交横:交错纵横.
  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表示肯定,相当于“大概”这里解释为“原来是”.
  闲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在句中译为清闲的人,或有着闲情雅致、高雅志趣的人.
  但少闲人:只是缺少清闲的人.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
  耳:罢了. [编辑本段]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皎洁的月光照入门内,(于是我)高兴地起来散步.心想没有(可以)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共享月景).
  月光充满了庭院,好像积水清澈透明,水中藻和荇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编辑本段]说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霍松林)
  苏轼自己评论他的文学创作,有一段话很精辟: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文说》)
  这段话,可与他的另一段话相补充:“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山川之有云雾,草木之有华实,充满勃郁而见于外,夫虽欲无有,其可得耶?”(《江行唱和集序》)
  这里最重要的一点是:文,是“充满勃郁”于内而不得不表现于外的东西.胸有“万斛泉源”,才能“不择地皆可出”;胸中空无所有,光凭技巧,就写不出好文章.苏轼的确是胸有“万斛泉源”的大作家.就其散文创作而言,那“万斛泉源”溢为政论和史论,涛翻浪涌,汪洋浩瀚;溢为游记、书札、序跋等杂文,回旋激荡,烟波生色.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只有84个字,从胸中自然流出,“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无从划分段落.但它不是“在平地”直流的.只有几十个字,如果“在平地”直流,一泻无余,还有什么韵味?细读此文,虽自然流行,却“与山石曲折”,层次分明.“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这像是写日记,老老实实地写出年月日,又写了个“夜”字,接下去就应该写“夜”里干什么.究竟干什么呢?“解衣欲睡”,没有什么可干的.可就在“解衣”之时,看见“月色入户”,就又感到有什么可干了,便“欣然起行”.干什么呢?寻“乐”.一个人“行”了一阵,不很“乐”,再有一个人就好了;忽而想起一个可以共“乐”的人,就去找他.这些思想和行动,是用“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几句表现出来的.寻见张怀民了没有,寻见后讲了些什么,约他寻什么“乐”,他是否同意,在一般人笔下,这都是要写的.作者却只写了这么两句:“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接着便写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步于中庭”的时候,目光为满院月光所吸引,引起一种错觉:“积水空明”,空明得能够看清横斜交错的各种水草.院子里怎么会有藻、荇之类的水草呢?抬头一看,看见了竹、柏,同时也看见了碧空的皓月,这才醒悟过来:原来不是“藻、荇”,而是月光照出的“竹、柏”影子!“月光如水”的比喻是常用的,但运用之妙,因人而异.不能说作者没有用这个比喻,但他的用法却和一般人很不相同,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也很不相同.
  文思如滔滔流水,“与山石曲折”,至此当“止于不可不止”了.“止”于什么呢?因见“月色入户”而“欣然起行”,当止于月;看见“藻、荇交横”,却原来是“竹、柏影也”,当止于“竹柏”;谁赏月?谁看竹柏?是他和张怀民,当止于他和张怀民.于是总括这一切,写了如下几句,便悠然而止: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寥寥数笔,摄取了一个生活片断.叙事简净,写景如绘,而抒情即寓于叙事、写景之中.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入“夜”即“解衣欲睡”,“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那么清楚,两个人都很“闲”.“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冬夜出游赏月看竹柏的,却只有“吾两人”,因为别人是忙人,“吾两人”是“闲人”.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惟其“闲”,才能“夜游”,才能欣赏月夜的美景.读完全文,两个“闲人”的身影、心情及其所观赏的景色,都历历如见.
看了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谁...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初二语文题:急用会的来快谢谢了~!~!~《三峡》选自,作者是,朝著名的..本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  2020-06-16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10分)欧阳文忠①讥唐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云:“半夜非钟鸣时,疑诗  2020-07-01 …

英语翻译原文:欧阳公《诗话》讥唐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云:“半夜非钟鸣时。或云①人死鸣无常钟;  2020-07-02 …

记承天寺夜游夜游过程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记承天寺夜游  2020-07-16 …

12春东财《旅游学》在线作业一的多选题:1.1963年的罗马会议对旅游者所进行的分类是.A.国内旅游  2020-11-01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对于“愁眠”,新解者也有发现,说是“  2020-11-08 …

英语翻译蒋焘,幼聪慧.一曰与父友武官者,同游佛寺,指殿上佛出对曰:“三尊大佛,坐狮坐象坐莲花.”焘对  2020-11-22 …

20.莫言曾到宁海广德寺游览,寺内宝塔是古建筑,夜晚明月朗照,古塔玲珑,佛光普照,游人香客,善男信女  2020-12-03 …

大雪三日,夜深更定,作者独游西湖时遇到了知音,他在湖上邂逅两位客居杭州的人.默读此段,找出表现孤寂的  2020-12-12 …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写的一篇描述承天寺月夜美景的散文。  2020-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