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论语》的重点句不是《论语十则》哈!我要前四则的重点句前四则即学而篇第一为政篇第二八佾篇第三里仁篇第四中的重点句,就是很可能考翻译的句子!

题目详情
《论语》的重点句
不是《论语十则》哈!我要前四则的重点句 前四则即学而篇第一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中的重点句,就是很可能考翻译的句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填空:
⑴《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由 收集整理而成.孔子,名 ,字 , 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 .
⑵“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 、 、 、
“五经”指 、 、 、 、 .
⑶生活中用来教育人们要谦虚,不要狂妄,不懂装懂时,我们常引用《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 , .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
论语( ) 不愠( ) 三省( ) 罔( ) 殆( )
3.判断下列各句有没有通假字,如果有,请写该字及其本字、读音、意义.(8分)
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⑵吾日三省吾身 ⑶诲女知之乎
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16分)
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愠: )
⑵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故: )
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 殆: )
⑷择其善者而从之 (从: )
⑸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岁: )
⑹)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 恕: )
5.请写出出自《论语》十则中现在常用的成语四个.(4分)
6.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20分)
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⑵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⑸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本文所选十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⑴学习态度;⑵学习方法;⑶思想品德修养.请分别就这几个方面各举两则.(6分)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品德修养:
8.“而”的用法,有的表顺接,有的表转接,请区别下列句中“而”的不同用法:(6分)
学而时习之( ) 人不知而不愠( )
温故而知新( ) 学而不思则罔( )
任重而道远( ) 择其善者而从之( )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分)
10.写出你所积累的其他出自《论语》的格言警句至少2句?(4分)
11.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 .(4分)
12.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4分)
答案
1.⑴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儒家 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丘 仲尼 春秋时期 思想家 教育家 ⑵《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诗经》、 《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 Lún yùn xǐnɡ wǎnɡ dài
3.⑴“说”通“悦”, yuè 愉快. ⑵无
⑶“女”通“汝”,rǔ 你 ⑷“知”通“智”,zhì 智慧
4.⑴生气、发怒 ⑵学过的知识、旧知识 ⑶迷惑,迷茫而无所适从 有害
⑷听从,采纳 ⑸年 ⑹大概 儒家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5.(一日三省 温故知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见贤思齐 死而后已
三人行,必有我师 任重道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任选四项
6.⑴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到,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吗?
⑵在温习学过的知识的时候,能够有新的体会,就可以把他当作老师了.
⑶几个人在一起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⑷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去学习就会有害.
⑸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学习态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思想品德修养:人不知而不愠 吾日三省吾身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依次是:表顺接、表转接、表顺接、表转接、表顺接、表顺接
9、要有坚强的意志,要有自我修养.意思相近即可
10、略.
1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精通《论语》就可以治理天下.这句话道出了《论语》在修身、治国方面的作用.意思相近即可